本書是一部視角新穎的中國古代史之作,係統介紹瞭從上古至公元1600年的中國曆史。作者依據近年來令人目眩的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新成果,重構瞭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框架,認為傳統中國並非孤立、僵化的,而是開放和生機勃勃的。除展示跌宕起伏的政治興衰畫捲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麵外,作者還結閤其研究領域,重視民族、民間信仰和婦女問題,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日常生活娓娓道來,讀者在其中可以看到來自各個階層的人的身影,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從碩學鴻儒到市井婦孺等等。另外,古代中國社會所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也是本書關注的重點之一。 本書作者著重使用考古資料以及文學。藝術等方麵的史料,改變傳統關於中國曆史以政治為主綫。以王朝循環為結構的固定模式,對中國曆史尤其是被傳統敘述方式所忽略的社會生活、民間社會、世俗信仰以及與中外交通等方麵作瞭細緻的描述,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構建中國,敘述有確切文字--甲骨文以來至漢代的曆史;第二部分:麵嚮西方,敘述三國至唐代的曆史;第三部分:麵嚮北方,敘述宋至明的曆史。書中引用瞭大量考古和繪畫、雕塑等藝術資料,使得敘述更為形象,也增添瞭閱讀的趣味。
芮樂偉·韓森,女,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漢學傢。齣版過著作《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1127—1276》(有浙江人民齣版社1999年版)、《傳統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談判》等。
《开放的帝国》与大多以汉族为主线的史书相比,这本书非常客观,无论是从资料选取还是作者观点,或者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观点(这一点也并非是好事)。完全就如简介所言“本书作者着重使用考古资料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史料,改变传统关于中国历史以政治为主线”。但是这样的...
評分公元1600年,明万历二十七年。 这年,在中国南方滞留近二十年的意大利人利玛窦终于蒙准进京,并于次年到达他梦想半生的北京——据说,因由亦属巧合:因为皇帝偶然念及自鸣钟。 传教士利玛窦以及他的欧洲后续者,始终以为他们的遭遇从古如此,从此,关于中国的叙...
評分傳統的中國史研究,基本上都帶有“中國式”的傲慢,就連大家陳寅恪也不能屏蔽他的民族主義思想。如今的中國史研究,流行突破“中國視野”,把它納入東亞史→亞洲史→世界史的範疇。特別是在讀西方學者的中國通史類著作時,這種感覺尤其明顯。 韓森教授的這本書嚴格意義上說並不...
評分先晒一下书的本体和借书小票 这本书是我所在的大学中国古代史的教科书,闲来无事从图书馆借来读了读,一个是看看外国人如何看中国的历史,再有也练习下英语阅读能力。 全书一共3个part:中国的形成(商-汉)、面向西方(汉末-唐)、面向北方(五代-清)目前只读完了前两个part...
評分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和目录看起来是比较吸引人的,这也是我购买此书的原因。但是读后不免有些失望。 一则是因为没有看到任何重要的有启发性的观点,事实上对于这本美国大学里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而言,这个要求也确属非分之想;二则是在书中看到了一些错误,例如,作者将苏武当作了一...
[PKU/E2-1]
评分有些小錯誤:王莽、魏武,道教道傢論題上都齣現誤差,新穎之見不少:戰爭徵伐導緻舊士農地位的扭轉,南宋末年開始的混亂的貨幣經濟直到明朝的崩潰雲雲(經濟史必須是史學傢來做,否則會流於數據和材料分析而不見係統。先輩如此,來者奉圭)本書作為基礎讀物,極富吸引力,書目索引相當翔實,可惜中後部分引書較少,校者該提醒的。
评分唉,不懂裝懂的美國漢學傢。用後一個史實錯誤掩蓋前一個史實錯誤。不過,部分觀點不錯,比如大一統阻礙瞭經濟發展。
评分讀通史,我之前印象深的是費正清,這本也算,都不錯。對大多數離開曆史研究的人來說,讀通史很難選擇,市麵上各種花裏鬍哨的或者各種枯燥無味的,都會讓人沒胃口。這本優點一個是女學者,視角有些不同,一個是敘事概括瞭很多東西,通史也有不少細節,都讓人覺得駕馭如此復雜主題方麵有取法。
评分帝國不隻是開放的,內閉性的一麵也不能忘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