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的作者利用国内外已解密档案文献,分析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一是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莫斯科会议以及中苏为实现的军事合作;二是炮击金门引发的苏联反应和中苏分歧;三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及苏联的反应;四是中印冲突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五是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附录四个大档案及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1、1957年11月07日 莫斯科会议 大跃进由来 中苏矛盾 2、1964年10月16日 新中国蘑菇蛋、赫鲁晓夫下台
评分1、1957年11月07日 莫斯科会议 大跃进由来 中苏矛盾 2、1964年10月16日 新中国蘑菇蛋、赫鲁晓夫下台
评分按需。
评分中苏两党关系由1957年蜜月期倒退到1960年分歧公开化,并以中印边境冲突和第二次炮击金门等军事行为为表现,其实质是两党领导人对时代的认知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发展的认识存在着巨大差距,毛泽东不认可赫鲁晓夫的和平理论以及苏美缓和,赫鲁晓夫同样也看不上毛泽东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
评分论文集子 不是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