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的作者利用国内外已解密档案文献,分析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一是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莫斯科会议以及中苏为实现的军事合作;二是炮击金门引发的苏联反应和中苏分歧;三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及苏联的反应;四是中印冲突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五是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附录四个大档案及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国家利益,政党利益,个人权力,集体权力,一切都从某本书里找论据比正确,真理真的不辨不明还是欲盖弥彰,公理自在不言而明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从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中看了很多和中国正史角度完全不同的阐述,试引用一段赫鲁晓夫的话“为什么你们能够批评我,老大哥就不能批评你们;你们口口声声说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但对苏共中央的观点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中苏同盟酝酿过程五年,友好合作时间总共十年,其中蜜月三年,分歧争吵直至破裂经过十年。近代国际政治中同盟体不胜枚举,中苏同盟为何如此短命,社会主义国家间如此脆弱和动荡的同盟关系的深层次原因究竟在哪里?除了意识形态分歧到国家利益冲突之外,沈志华还企图从党际与国际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角度进行了新的阐述。书中还包括大量值得一读的解密档案细节,很值得一读。
评分按需。
评分高一时候读得,最近又翻了一遍。
评分论文集子 不是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