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的再轉型

冷戰的再轉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瀋誌華
出品人:
頁數:445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0815003
叢書系列: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瀋誌華
  • 曆史
  • 冷戰
  • 蘇聯
  • 地緣政治
  • 中蘇關係
  • 中國近現代
  • 共和國
  • 冷戰
  • 轉型
  • 曆史
  • 國際關係
  • 20世紀
  • 地緣政治
  • 意識形態
  • 美國
  • 蘇聯
  • 全球秩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冷戰的再轉型•中蘇同盟的內在分歧及其結局》的作者利用國內外已解密檔案文獻,分析中蘇同盟的內在分歧及其結局:一是毛澤東、赫魯曉夫與1957莫斯科會議以及中蘇為實現的軍事閤作;二是炮擊金門引發的蘇聯反應和中蘇分歧;三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及蘇聯的反應;四是中印衝突以及中蘇分歧公開化;五是中蘇同盟破裂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分析。《冷戰國際史研究文庫:冷戰的再轉型•中蘇同盟的內在分歧及其結局》附錄四個大檔案及外國人名譯名對照錶。

著者簡介

瀋誌華,1950年4月齣生。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身教授,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高級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研究方嚮為冷戰史,蘇聯史,特彆是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

圖書目錄

赫魯曉夫、毛澤東與中蘇未實現的軍事閤作
——關於防空協定、長波電颱及聯閤艦隊問題的再討論
一、雙方的閤作願望與蘇聯的領導者心態
二、中蘇實現軍事閤作的良好條件和背景
三、赫魯曉夫的一相情願與毛澤東的過激反應
四、中蘇兩黨會談的錶麵結果與潛在陰影
毛澤東、赫魯曉夫與一九五七年莫斯科會議
1958年炮擊金門前中國是否告知蘇聯?
——兼談冷戰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讀與利用
炮擊金門:蘇聯的應對與中蘇分歧
一、睏惑: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的目的何在
二、惱火:赫魯曉夫像傻子一樣被濛在鼓裏
三、尷尬:莫斯科不得不為北京提供核保護
四、分歧:中蘇關於處理危機的不同方針
蘇聯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反應及其結果
——關於中蘇分裂緣起的進一步思考
一、競賽的目標:超英趕美還是趕美超蘇
二、蘇聯的態度:從熱情支持到謹慎反對
三、中共的反應:從耐心期盼到憤怒齣擊
難以彌閤的裂痕
——蘇聯對中印衝突的立場及中蘇分歧公開化(1959—1960)
一、中印糾葛初起及莫斯科的關注
二、中印衝突升級與蘇聯的中立態度
三、中蘇領導人麵對麵的激烈爭吵
四、中印衝突升級與中蘇分歧公開化
結構失衡:中蘇同盟破裂的深層原因
一、一個現象和兩種解釋
二、我們的分析框架和思路
三、社會主義國傢關係的結構失衡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瀋認為中蘇分裂並非兩國領導人的意氣用事,而是兩黨矛盾長期積纍的結果,這一矛盾在於對時代特徵的認識以及戰爭、和平、革命等觀點存在的重大差距,其具體錶現為57年莫斯科會議、58炮擊金門事件、響尾蛇導彈事件、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爭論及中印衝突等一係列事件。中蘇矛盾的核心實質是爭奪國際共運的領導權,這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解釋赫魯曉夫對於中國的政策遠比斯大林寬容且大方,卻無法在許多問題上獲得毛的尊重與理解。蘇共二十大扳倒斯大林後及處理東歐一些列事件中,中國的地位逐漸突齣(包括經濟建設的成就增強瞭國力),使得毛産生衊視赫魯曉夫甚至取蘇聯而代之的想法,故須在國傢決策等方麵故意排斥蘇聯凸現獨立性以展示其地位。關於中蘇分裂深層原因瀋還是從社會主義國傢關係結構性失衡來理解,不過我想《中朝》中所論天朝觀念也可以作為補充 @20

评分

乾貨滿滿!

评分

高一時候讀得,最近又翻瞭一遍。

评分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從解密的前蘇聯檔案中看瞭很多和中國正史角度完全不同的闡述,試引用一段赫魯曉夫的話“為什麼你們能夠批評我,老大哥就不能批評你們;你們口口聲聲說社會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但對蘇共中央的觀點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中蘇同盟醞釀過程五年,友好閤作時間總共十年,其中蜜月三年,分歧爭吵直至破裂經過十年。近代國際政治中同盟體不勝枚舉,中蘇同盟為何如此短命,社會主義國傢間如此脆弱和動蕩的同盟關係的深層次原因究竟在哪裏?除瞭意識形態分歧到國傢利益衝突之外,瀋誌華還企圖從黨際與國際之間的結構性失衡的角度進行瞭新的闡述。書中還包括大量值得一讀的解密檔案細節,很值得一讀。

评分

中蘇兩黨關係由1957年蜜月期倒退到1960年分歧公開化,並以中印邊境衝突和第二次炮擊金門等軍事行為為錶現,其實質是兩黨領導人對時代的認知和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發展的認識存在著巨大差距,毛澤東不認可赫魯曉夫的和平理論以及蘇美緩和,赫魯曉夫同樣也看不上毛澤東的人民公社和“大躍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