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孙歌
出品人:
页数:39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8456
丛书系列:当代批评
图书标签:
  • 孙歌
  • 思想史
  • 东亚
  • 文化研究
  • 历史
  • 学术
  • 日本
  • 批判理论
  • 东亚文化
  • 区域研究
  • 历史对话
  • 社会变迁
  • 思想交流
  • 区域关系
  • 当代议题
  • 文明对话
  • 身份认同
  • 跨文化理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围绕着作者近几年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展开:怎样看待历史与政治?东亚作为一个思考的范畴,它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但是在形成自身知识传统的问题上,作者感觉到把东亚作为一个知识范畴而不是仅仅作为地理想象空间,有它的合理性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正是东亚知识分子的逼问,使得一个往往被中国知识分子忽略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什么要谈东亚和为什么不谈东亚,同样是一个历史问题,也同样是一个没有理论想象力就无法把握的问题。

作者简介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等。

目录信息

序理论的即物
第一编 东亚论述和东亚感觉
1 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一 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
二 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内部的不均衡状态
三 冷战历史与东亚的关系
四 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
五 关于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
2 如何做个台社人
一 台社的文化性格
二 《台湾社会研究》二十周年纪念特刊的理论视野
三 作为方法的主体认同
四 寻找“思想两岸”的接触点
五 追问这个问题:什么是多元化前提下的普遍性
第二编 跨文化的体验与课题
3 跨文化视野的形成
一 回顾知识共同体的思想课题
二 观察日本的视角
三 亚洲的普遍性想象与中国的政治叙事
4 如何叙述“战后”东北亚问题
一 高句丽问题引发的思考
二 内在于冲绳的东亚战后史
三 从那霸到上海
四 民众视角与民众的连带
5 文化间的日本思想
一 个体文化认同的精神性格
二 今天,我们为何需要竹内好
三 阅读竹内好与阅读历史
第三编 作为艺术的政治学
6 丸山真男政治学中的“政治”
一 本行与副业--政治的认识论问题
二 “作为艺术的政治”--丸山政治学的思考
三 丸山政治思想史的环境
结语:丸山的政治性与阅读丸山的政治性
7 文学作品中的“政治”
一 极限状态下的政治感觉
……
第四编 思想史的逻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中国学界,提到沟口雄三、竹内好等日本中国学者的名字,就一定会想到孙歌。这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重量级女学者,在当代中日文化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充当着某种“幕后推手”的角色。作为她过往思路的一个总结,这本论文集不算是“新”书了。它是一块为了启...

评分

在中国学界,提到沟口雄三、竹内好等日本中国学者的名字,就一定会想到孙歌。这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重量级女学者,在当代中日文化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充当着某种“幕后推手”的角色。作为她过往思路的一个总结,这本论文集不算是“新”书了。它是一块为了启...

评分

在中国学界,提到沟口雄三、竹内好等日本中国学者的名字,就一定会想到孙歌。这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重量级女学者,在当代中日文化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充当着某种“幕后推手”的角色。作为她过往思路的一个总结,这本论文集不算是“新”书了。它是一块为了启...

评分

在中国学界,提到沟口雄三、竹内好等日本中国学者的名字,就一定会想到孙歌。这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重量级女学者,在当代中日文化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充当着某种“幕后推手”的角色。作为她过往思路的一个总结,这本论文集不算是“新”书了。它是一块为了启...

评分

在中国学界,提到沟口雄三、竹内好等日本中国学者的名字,就一定会想到孙歌。这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重量级女学者,在当代中日文化政治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充当着某种“幕后推手”的角色。作为她过往思路的一个总结,这本论文集不算是“新”书了。它是一块为了启...

用户评价

评分

最有启发性的是序言对理论的即物性的论说

评分

没读下去弃。我也真是善于给自己立flag,刚说完自己喜欢方法论喜欢探讨研究视角,结果真看了这样一本全是讲视角与认识论的书又完全看不下去,甚至看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这么点儿破事儿至于写一本书吗??难道不是几篇文章就可以讲清楚的吗??

评分

非常喜欢。序言尤其好看,整本书看下来更多的是对“学术姿态”和意识的反省,引入了很多不再视野之中的问题非常受启发,但一整本书看下来有点虚。台社中台湾复杂的认同感和大陆未经反省的认同感间的对照,冲绳的战后史给我的巨大冲击。

评分

书中《状况中的“政治”》一篇,可代表作者对当下中国的看法

评分

全都是空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