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温度感的台湾史”,杨渡以一支温热的笔,讲述被遗落的台湾故事;须有钱穆所要求的“温情”,才能探知杨渡的“温度感”。
从消失的凯达格兰族,到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在大时代的飓风中飘荡的简娥和汤德章,再到巨变下的一九四五年、“二二八”中沉默的母亲林江迈、迷雾中的将军李友邦……这一段段温暖悲哀的岁月,鲜活而又荒谬。
“另一种凝视”,即不同于“本土意识”的自说自话,而是将现在的台湾放在历史的大脉络下考量,也是拨开层层迷雾,将不被关注的另一种抗争引入视线的尝试。
或许,历史总是在冷酷中有温暖,毁灭中有希望。
杨渡,1958年生于台湾台中市,诗人、作家、媒体人。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曾出版过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及传记作品《南方》《漂流万里》《民间的力量》《红云:严秀峰传》等十数种。2016年推出简体版作品《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被评为年度十大“华文好书”之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杨渡的笔是有温度的,他所记录的人物,构成了台湾历史的重要部分。
评分2017123。大航海时代的冲击,原始居民的消逝,日据时代的压抑与反抗,光复的希望与失望,二二八的血与泪……凝视历史,有时需要与现实保持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楚
评分要是这样温情脉脉地写linguistics,估计又会被骂水
评分台湾一路走一路行,旅途中断断续续读完。和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接近的叙述方式,笔风平实温吞、稍显啰嗦,没有龙的情感浓烈、文字抓人,但是作为台湾的"本土人"能有"大历史"的格局看待台湾的前世今生,亦是不易。
评分bug太多,文笔平平,角度可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