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等级制是中国传统政治的重要方面,秦汉官阶制度和中华帝国早期官僚等级结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课题。以往学界进行了诸多考察,但许多内容乃至轮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仍有继续探究的广阔空间。本书作者是海内外中国政治史领域的领军人物,长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借鉴现代政治学的某些理论,利用新刊布的简牍资料,追本溯源,在关键点上不断推进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的若干整体思考,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建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对秦汉等级品位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归纳;利用文献和新出史料,对战国秦汉禄秩演进的史实考证,使若干前所未知的暧昧史实,得以浮出水面、公诸于众,并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作者从复杂纷乱的历史线团中令人信服地勾勒出“爵本位”─“爵─秩体制”─“官本位”的品位结构变迁模式。十年后新出增补本中,作者对爵本位、官本位做了更清晰的界定,又提出从散吏探讨官署“品位—编任”的思路,也是其既往研究的重要深化。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991)、《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1996,北京大学出版社)、《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2002,中华书局)、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目前从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研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官制的大体流变,做了非常详细的考察,结合时代做了解读。对于由此衍生的制度如冠冕服饰仪式器具等外在标志也予以了展现。 制度变迁予以组织管理的角度,或者政治思想的解读一定会更加有深意。可以继续探索。
评分假期结束之前,匆匆翻过,有理论构架,有细节考证。考证细密,有些地方有待消化,理论部分或者永远无法消化?
评分从书名就可以知道,本书是讲述秦汉时代官职改革变迁的。有几个有意思的点。出土文物是一种工具, 是对某些现有学者观点佐证,对另外一些学者的颠覆。官僚体系的形成过程,竟然是先充实其低端,然后充实高端。中央和地方尤其是诸侯国官制的变化,最初是等同级别,逐渐强干弱枝。
评分如此枯燥的书我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主要还是因为博论其中一章涉及到了汉代印绶制和唐宋官品服色制,所以现在对官制之类的尤为在意。虽然阎步克主要讨论的是先唐,很多制度性变革在思路上都相通,整体上大的结构判断和把握非常厉害,只是全书是层累完成的,所以有重复之处,部分语言也稍显随意,比如“东东”……
评分感谢友邻报销????这版认真读了下篇考证部分,而1-3大局观和细部考证俱佳,当然时有以「匀称」、「规律」、「常理」入论,待考,不甚放心不过下层官制材料似确乎不多。苏镇师称阎师文章高手,名副其实,下篇几章硬考证写得并不枯燥,章七有点上篇的味道……上篇章七明说一元化连续断裂论,值得细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