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照相记

东方照相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南无哀
出品人:
页数:36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34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摄影史
  • 历史
  • 老照片
  • 攝影
  • 艺术史
  • 东方照相记
  • 中国近现代史
  • 摄影
  • 历史
  • 记录
  • 中国
  • 影像
  • 纪实
  • 文化
  • 时代
  • 东方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深入研究1844年中国遭遇摄影术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的拍摄活动的摄影史著作。全书呈现出自1844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14位西方摄影家在中国摄取的近140张历史影像,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加以阐述,非常独特地展现出百年中国大历史下的许多重要细节,细细读来,全 书稿图文并茂,血肉丰满。

全篇以1844年起,来华谈判的法国拉萼尼使团成员于勒•伊迪埃拍摄了澳门、广州的市井风物、官员富商、参加谈判的中法代表以及《中法黄埔条约》的签字仪式,这是西方人在中国拍摄的第一批照片,现在还有37张银版存于法国。此后,西方来华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冒险家、军人、记者各色人等穿行于中国大地,成千上万人留下了关于中国的照片,其中哪些人、哪些照片是最重要的?为何重要?那些著名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那些最重要的西方摄影家因何原因来到中国?住在什么地方,爱吃哪家小馆?拍摄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对中国有何评价,又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动机按下快门?

全书仔细考察了170年来西方摄影家在中国的拍摄活动,不仅回答了上述问题,更在两方面拓展了视野。第一,综合运用东方学、历史学等多种学术工具,拓展了摄影史研究的学术视野,首次勾勒出西方人拍摄的中国照片中潜伏的“东方学影像链条”以及这一链条的演变。在东方学视野中,西方人关于东方的照片,也如同其关于东方的游记一样,肩负着提供“东方活生生的怪异性”的使命,在制造西方人“想象的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文字所不能起到的“印证”作用。在早期西方摄影师的中国照片中,这种“印证”作用尤其明显;卡帕和卡蒂埃-布勒松等的照片代表了这一传统开始转变,而马克•吕布则站到了转折点上。第二,拓展了照片的社会——历史视野。通过考察西方摄影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揭示其影像背后隐藏的社会历史内涵:同一幅照片,英国人的解读与中国人的解读是不同的,中国读者面对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经常停留于画面本身,照片背后的内涵常被忽略或没有意识到。

"

作者简介

王保国,笔名南无哀,《中国摄影》杂志高级编辑(编审),1989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长期致力于国际报道摄影(含纪实摄影)、艺术摄影、摄影文化与摄影史的编辑、译介和研究、评论工作,多次应邀担任重要国际摄影节、摄影大赛的策展人和评委。近两年的主要学术活动包括:中国大理国际摄影节艺术委员(2010);应邀出席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和西班牙1936-1939:罗伯特•卡帕与全球人民阵线”国际研讨会;中国连州国际摄影节“专家见面会”(portfolio review)专家(2011、2012);连州国际摄影节评委(2012);2011、2012年应邀担任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法国佩皮尼扬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评委。

目录信息

序言 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照片 1
第一章 见证条约时代的开始
—1860 年菲利斯·比托记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7
第二章 衰落的帝国
—1869—1872 年约翰·汤姆森记录的中国 35
第三章 1900 年的北京
—詹姆斯·利卡尔顿镜头中的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61
第四章 “农夫歌”
—1908—1932 年西德尼·甘博照片中的中国 91
第五章 香格里拉的始作俑者
—1922—1949 年约瑟夫·洛克在中国的探险 119
第六章 1935 年的禁地之旅
—艾拉· 玛雅尔穿越“隔断的绿洲” 143
第七章 1936 年的禁地之旅
—埃德加·斯诺探寻红色中国 153
第八章 在战火中疗伤
—1938 年罗伯特·卡帕目击的中国抗战 180
第九章 北平的声音与记忆
—1933—1946 年海达·莫理循眼中的古都 206
第十章 1948—1949:穿行于新旧中国之间
—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在中国(上) 224
第十一章 1958:“我们有一个重大的责任”
—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在中国(下) 254
第十二章 旁观者
—1964—2005 年何奈·布里的七访中国 276
第十三章 1979 年的中国
—伊芙 ·阿诺德与她的《中国之行》 288
第十四章 红色中国
—马克·吕布眼中的毛泽东时代 304
第十五章 中国之惑
—马克·吕布眼中改革开放的中国 325
第十六章 我的情怀在这里
—1976—2010 年刘香成的中国叙事 350
后记 36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点失望。作者用东方学来来分析近代西方人的东方摄影,这个角度很新颖,但容易成为维护传统的辩护词。西方摄影师拍摄中国落后贫穷愚昧的一面固然主观上抱有着一种猎奇的心理,但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没有这样客观的影像能够被拍摄又怎么可能会有他们的照片呢?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  

评分

有点失望。作者用东方学来来分析近代西方人的东方摄影,这个角度很新颖,但容易成为维护传统的辩护词。西方摄影师拍摄中国落后贫穷愚昧的一面固然主观上抱有着一种猎奇的心理,但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没有这样客观的影像能够被拍摄又怎么可能会有他们的照片呢?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  

评分

有点失望。作者用东方学来来分析近代西方人的东方摄影,这个角度很新颖,但容易成为维护传统的辩护词。西方摄影师拍摄中国落后贫穷愚昧的一面固然主观上抱有着一种猎奇的心理,但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没有这样客观的影像能够被拍摄又怎么可能会有他们的照片呢?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  

评分

在今天这个对照片习以为常的“读图时代”,我们很难想象一百多年中国人初次看到照片时的神态和心情。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西方来华摄影师所拍摄的一张张反映晚近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百态和沧桑古老的自然风光的黑白老照片。 无疑,中国早期的摄影史,实际上是中国处于“被看”...  

评分

有点失望。作者用东方学来来分析近代西方人的东方摄影,这个角度很新颖,但容易成为维护传统的辩护词。西方摄影师拍摄中国落后贫穷愚昧的一面固然主观上抱有着一种猎奇的心理,但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没有这样客观的影像能够被拍摄又怎么可能会有他们的照片呢?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  

用户评价

评分

介绍得用全面的,文字与不难懂。引序言里一句话:“(这些东方照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东方叙事的要求:东方必然是与西方不一样的,既然西方社会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最高层级,那么东方只能是相反;东方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提供西方所没有的种种奇观,而关于东方的学术、游记、见闻、摄影等则有这样的义务。”

评分

照片背后的历史值得挖掘。

评分

如获至珍

评分

字比图多,sad,本来以为买的是一本相册。

评分

他者眼中的异域关注视角,可作为国人对别国想象的镜像对象来研究。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能使用国外摄影数据库,把原图带给读者,但缺点就是太过于引来中文资料,或者说是中文出版物除了使用数据库以外没有阅读外文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