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兰·巴特 符号学 文学理论 哲学 法国 文艺理论 解构 西方文论
发表于2025-02-02
S/Z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S/Z》是一本标志性的理论著作,它既是罗兰·巴特文学思想的一次发展,也是所谓的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的一个里程碑。而这所谓的标志性的里程碑,就是罗兰·巴特从过去那种单纯地运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相关语言及文学理论,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当作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和总体性的精神现象来看待的指导思想,转变成了把文学作品看成是一种文本,一种文本的动态构形过程,更多地呈现为片断性、发散性和游戏性特征的解构观念,文本不仅是一种特有的游戏对象,而且它自身就处于游戏活动之中。这次罗兰·巴特在基本文学思想观念上的著名转变,已经被写进了无数的文学理论教科书里。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家。他在符号、精神分析批评、释义学、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响深远。
翻译的有些用词不准确。 我觉得特别扎眼的是:texte不翻译成“文本”而翻译成“文”。“这般阅读对文亦不尊重”,在现代汉语中,似乎从未见过这样的用法。 很多处半文不白的,不感觉典雅倒感觉赘余。 1. Evaluation: 《Science avec patience, La supplice est sûr》. 教授翻译成“满腔耐心的科学呵,实实在在的苦刑”。“满腔耐心”是用来形容人的, 形容科学应该用“需要耐心的” ''supplice''引申为“折磨” 。作者想说从许多文本中抽出可以广泛应用在其它文本的叙述结构,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科学事业,肯定要让研究者受些罪。 (短评字数有限) 我打算重读法语版的。
评分阅读巴特应当秉持一种态度:我完全无知,并且将更加无知——巴特的确成功地将读者引向纯粹无知——其实阅读巴特是没有特别的学术门槛的(巴特本身承载了粉碎既有学术体系的力量)。
评分对于作者而言,是所指到能指的滑行,对批评者则是能指回溯到所指,如同一个回溯给恋人的吻。阅读的功能,就是在能指这高级游戏中的极致欢畅。而《萨拉辛》文本要旨本就是阉割 (中空)的传染,所以以游戏对待之未尝不好啊。因为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一个既强迫症又萌的巴特啊。
评分脑洞太大跟不上 但我知道这书很牛逼
评分讀得吃力。閱讀順序:小說原文-羅蘭巴特解讀方法(相當于數學公式)- 順序依次段落讀 - 從結構角度反覆梳 - 看不看譯者的前言其實不那麼重要。
巴特的《S/Z》系他1968年与1969年两个学年研讨班上实验记录(“工作印记”)。此书为已经转向后结构主义的巴特解读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阅读性文本。文内第1-9节(共93节)中,巴特专门言说了此时他眼中的(后现代)阅读。 要言及阅读,必先涉及阅读的对象——文本、...
评分巴特的《S/Z》系他1968年与1969年两个学年研讨班上实验记录(“工作印记”)。此书为已经转向后结构主义的巴特解读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阅读性文本。文内第1-9节(共93节)中,巴特专门言说了此时他眼中的(后现代)阅读。 要言及阅读,必先涉及阅读的对象——文本、...
评分“我沉陷在酣浓的白日梦中”,这是开局,和某一篇小说无关,那是1830年11月的叙事,和一篇文论无关,那也是1968年12月才有的阅读,在距离两个世纪的写作和一个世纪的阅读之后,我在一个初春的日子,毫无征兆的开始了我的酣浓白日梦旅程,没有方向,甚至没有过程,只是沉沉地趴...
评分巴特的《S/Z》系他1968年与1969年两个学年研讨班上实验记录(“工作印记”)。此书为已经转向后结构主义的巴特解读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阅读性文本。文内第1-9节(共93节)中,巴特专门言说了此时他眼中的(后现代)阅读。 要言及阅读,必先涉及阅读的对象——文本、...
S/Z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