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悦

文之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家。他在符号、精神分析批评、释义学、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响深远。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法] 罗兰·巴特
出品人:
页数:177
译者:屠友祥
出版时间:2009-06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32
isbn号码:9787208085862
丛书系列:罗兰·巴特文选
图书标签:
  • 罗兰·巴特 
  • 哲学 
  • 法国 
  • 符号结构主义 
  • 文艺理论 
  • 法国文学 
  • 文化 
  • 文学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部以沉思风格呈现出来的格言作品,共分四十六个片段,循字母顺序排列。作者谈论欲望,审视身体,将语言的混杂看作是达到极乐之境的契机,判定断续可引动快乐,因而采用短片的写作形式。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也是主要的话题。这个译本还补入了《增补》和《文论》两篇,增加了作者论说书写与影像的文章和片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意指过程是个过程,在文本中的“主体”的这般进展之中,摆脱了“我思”式自我(ego-cogital)的逻辑,进入了其他的逻辑当中(能指的逻辑和矛盾的逻辑),与意义搏斗,并自我解构(消失),如此,意指过程是一种变化(正是这点,使之与意指结果直接区分开来),它不是(完整而外...  

评分

巴特的思想本就难以把握,在两种不同的译本之间徘徊,我竟然有了一种在破解英语长难句的感受,部分译文的表达因译者的个性不同而不同也就算了,但在一些关键位置上,一个细微的不同,就让人陷入理解的困境。 此举《文之悦》两个不同版本译文的几句来看。 第...  

评分

天马行空应该是文人的风度. 很喜欢他的这本书.其实每本书都应该以小孩子的天真和好奇来阅读 而罗兰却是这样来写的.  

评分

——TIPS: 不要輕易“閱讀”本評論【review→重新檢視】 ——“看看”(bystander)就好^&=^) -·-·-·-·-·-B-·-O-·-R--·D-·-S--·-(C·-L·-I·-V·-A·-G·-E·)--·--·--·---·--·-- 致諸位單純的(simple;sinless)【=未受割禮者?】“與/欲讀者” (involved/di...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一个月,每天只看一小段,但还是感觉需要再看一百遍才够…

评分

偏爱屠友祥译文,如烹小鲜,字字精致。充满诗性隐喻的表达也许正契合巴特为读者设置迷宫的本意。“我提出某种类似专业用语的小玩意儿,给!给!将你的解读给我、还我!”这是巴特的迷宫之邀。实际上,断片由两大集合构成:不仅是文之悦,也是文之醉。穿过语言的迷宫,大部分的主题与《sz》遥相呼应巴特之邀,但对于由古典文真实幻觉引发的意识形态宰治的批判,成《文之悦》加重的一笔。应巴特之邀,我浅白地将文之悦理解为古典文的阅读经验,而文之醉则指向现代文的阅读经验,文本有大量理路可循,不赘述。这一次巴特的态度却并非大破大立,文之醉与文之悦,一者是其辩护的对象、一者却是其爱护者,这是有趣之处。

评分

李译流畅,比较,屠译使你感觉到正在阅读之文乃是译文,背后是真正的作者,译文只是提供获取“意”的言,得意之后,(译)言可抛弃,(屠译也因此而更古意)。因为屠译在于让你努力让你逼近巴特的原意,是“描述者”而非“再作者”。但危险也在其中,也即其描述之准确与完整与否,精确与两种词本身对应而出的多义的矛盾总是常态。

评分

后半部分比较有趣

评分

李译流畅,比较,屠译使你感觉到正在阅读之文乃是译文,背后是真正的作者,译文只是提供获取“意”的言,得意之后,(译)言可抛弃,(屠译也因此而更古意)。因为屠译在于让你努力让你逼近巴特的原意,是“描述者”而非“再作者”。但危险也在其中,也即其描述之准确与完整与否,精确与两种词本身对应而出的多义的矛盾总是常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