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针对20世纪最激动人心和最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分子吉尔•德勒兹提供了一个总览性的导读。
德勒兹的写作涵盖了文学、艺术、精神分析、哲学、基因学、电影与社会理论。他也创造了思考和写作的全新风格,他坚称新的思想模式能够转变生命。
在本书中,克莱尔·科勒布鲁克通过德勒兹自身提 及的目标和问题来解读他的著作,这些问题包括:创造的问题、未来的问题与生命的加强。
在对德勒兹的概念和理念提供导读的同时,《导读德勒兹》还向学生们展示了他的著作是如何对文学文本提供新的解读方式的。因此,这本书对任何文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导读。
克莱尔·科勒布鲁克,她在爱丁堡大学教英语文学,著有《新文学史》(1997)和《伦理学与再现》(1999)。她也发表了大量关于德里达、海德格尔、伊里格瑞、布莱克和福柯的文章。
译者简介
廖鸿飞(豆瓣id:猫科动物),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现为荷兰阿姆斯特 丹大学文化分析研究院博士生,主攻电影与哲学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有若干中英文论文,在学术期刊及电影专业网站迷影网(cinephilia.net)上发表有大量翻译文章。
#实体书#实在是感触很深,如何最大限度去思考和跳出预设,德勒兹给出来哲学上的回应,创造,生成概念。没有预先的脚本,标准,结构主义是认为事先有参考系实现再现构造,而在这里,拟像,仿真都是事实。我们应差异,而不是同一性,应该学会生成人-动物视角,人-女人视角看待生...
评分对于德勒兹的思想我是比较陌生的,在超星的学术视频上看孟建伟教授讲《现代西方哲学 》课程时,孟教授把德勒兹定位为法国哲学史家。而在《地图与疆域》这本小说中,德勒兹的名字也伴随着法国的文学、哲学、绘画而经常出现。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接触这类这类本文化范围内的思想...
评分艺术、哲学:艺术不是再现现实,是对知觉与感觉的创造。科学才是着眼现实的,对功能的创造。哲学则创造概念去超越任何例子,从潜能的角度回应、统筹前两者的创造。 潜能:德勒兹重视事物的潜能。艺术形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更在于它理论上能达到的一个极限,即潜...
评分读某书的感受往往是一种命题作文,无论这样去做是否是一种职责所限,你都被限定在某种框架之内,尽管努力恢复思考的自由,尽量“降低”这种感悟与文本的直接关联,也就是去尽量成为一个自由的、合格的读者,而不是被文本的“所指”而框定的注释者。个人的感受至少对于个人应该...
评分差异、感知、生成、无限性与可能性是德勒兹哲学的核心,弥散着柏格森的痕迹。哲学创造概念并产生新的思考方式,艺术则创造感受和感知,是对新的未知的可能的开放,是对生命之流的差异性生成的感知。我没弄懂的是,内在性平面和超验性平面到底是什么?德勒兹对电影和文学的分析介于幼稚和夸张之间。哲学家介入艺术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反过来说明了艺术比哲学更有料更好玩儿。当然,他的立场很后现代地拒绝了对文本意义的固定性或终极性的阐释,强调对新的强度-意义的生产,而不仅仅是再现式的表达。
评分反正导读也不能拨云见日因为压根就不存在这种东西……
评分翻译的不错
评分很有用。
评分以一种非常不导读的书写风格写就的导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