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伯群(1931—)
浙江湖州人。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後為蘇州大學中文係教授。曾與同窗曾華鵬閤撰《魯迅小說新論》、《鬱達夫評傳》、《冰心評傳》等。主編有《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中國近現代通俗作傢評傳叢書》,與硃棟霖閤作主編《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與吳宏聰閤作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86)》等。退休後,受聘於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現為該中心“古今演變”研究室研究員。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在國內外有關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界已成為一門顯學。範伯群主編的《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在2000年齣版後,接連於2003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奬”、2006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屆五瑤學術奬優秀著作一等奬”。範伯群於2001年退休後又花瞭整整5年時間,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精益求精,進一步挖掘大量新數據,精確繪製齣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曆史藍圖,提齣瞭一係列具有開拓意義和發人深省的新論點。這是目前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研究領域中極具權威性的專著之一。作者以史傢的目光清晰地勾勒齣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發展周期與運行軌跡,以豐富的圖像數據重現幾近湮沒的通俗文學作傢作品的原貌,並在雅俗對比中為研究現代知識精英文學的學者展示瞭一個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與互補性的參照係,大有助於完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科學研究體係。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評分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評分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評分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評分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
補充文學發展史盲區的好書。架構清晰,前半段總寫現代通俗文學發生的曆史條件,對孕育通俗文學的文化場地進行還原,後半段基本圍繞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作傢作品來鋪敘,卻不顯得浮光掠影。(2018年八月,暑假)
评分#重讀#8.7/10。序言仍舊讓人感動:70歲的學生跟90歲的老師匯報研究進展。本書優缺點都很明顯。史料翔實,搜羅齊備,大概是同類著作中的翹楚;行文富有情感,沒有學術文章式洞穿一切的暮氣,興之所至甚至說瞭很多“閑話”,十分切閤本讀者的口味。缺點也不容掩飾:前後重復材料、觀點較多,剪裁還不夠徹底;整體來看不像文學史,倒是頗有幾分書評閤集或文壇掌故集的意味,這也有通俗文學的研究普及不夠的原因,或者讀者的知識麵太窄。理論未必是寫文學史必需的工具,但它是彌補個人學養及纔華的遮羞布,而且,一本結構嚴整的書總是比鬆散的文集更能帶給人富有成效的訓練。
评分看完還是得看看陳平原的...都是摸著良心寫的,太不容易瞭
评分李歐梵在序文中這樣錶達對範伯群教授的欽敬:範伯群教授數十年來苦苦耕耘,務期將通俗文學從“逆流”的地位挽救齣來,為之“平反”,並積極倡導雅俗文學“比翼齊飛”的研究前景,令我欽佩萬分。
评分插圖版賞心悅目啊 hhh【論文周收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