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傳統範式中“自我”的價值究竟如何?以尊奉群體和諧為旨趣而聞名於世的儒傢思想體係是怎樣規定人的自我底蘊的?在“創造性轉換的自我”的命題下,本書嚮世人展現齣潛藏在儒傢思想傳統中的新意境。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挺復雜,有點玄。似懂非懂。隻記得自我和他人,社交的重要瞭。要勇敢的說。
评分: B820-055/4926
评分視角很奇特
评分人的真正意誌應當錶現為最終的自我轉換,大學裏最著名的幾句話。儒傢不僅把自我當作種種關係的中心,而且當作精神發展的動態過程,並把與圈子的和諧看成是智慧與勇氣的象徵。在儒傢看來,寬容精神是對自我的一種移情的理解,包含忠心和寬恕,己欲立而立人。儒傢認為進行自我修養的途徑是與日益擴展的人際關係圈的交流和參與,而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在完全孤立的狀態中尋求自我拯救。
评分: B820-055/492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