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輪下》是一部教育小說,它具有濃重的悲觀色彩。書名取自書中校長告誡年輕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話:抓緊研習,以免丟落在車輪下。這部小說取材於黑塞在毛爾布侖修道院的不愉快經曆,其中有對一所寄宿學校生活和卡爾鍾錶廠工作的長篇敘述。小說引入瞭一個在黑塞後期小說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主題——青春期的友誼是浪漫異性戀愛的前奏。
赫爾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其代錶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瞭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奬。
在阿多尼斯的《门后的童年》里读到这样一段:自从你认识了自己的路,你真正的失落便开始了:你把双肩交付给谁,交付给哪一块空间?你把脸朝向何方?你的太阳又是什么?这种失落感,不会因为空气向你张开了双臂、青草同你娓娓而谈而减轻。”忽然就让我想起了黑塞的《在轮下》。 ...
評分汉斯悄无声息地走了,他离去的时候,一定很不甘心吧。 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头顶众人艳羡的光环,是光鲜亮丽,也是束缚缠身。活在别人眼光下的孩子,哪里会有自己? 去参加邦试,考试结束后,两个小孩对题。汉斯的答案与另一个少年的答案很不相同。汉斯急急忙忙从课本里找到...
評分1906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出版了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轮下》,时年29岁。此后,他历经儿子早逝、爱人罹患精神病、离婚、2次再婚、弟弟自杀、纳粹统治时代,并在这50多年中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散文,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于1962年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卒于睡梦中...
評分《在轮下》,黑塞的自传体小说。两天时间读下来,重新体会到已经被时光刷白了的淡淡的悲伤。也许是大众化的悲伤。只要经历过黑色七月(如今是黑色六月了吧)的人们,或多或少都能从小说中窥见自己的影子,无奈,疲惫,迷惘,还有苍白的侥幸。 最初接触黑塞,是《玻璃球游戏》。...
評分《反追逐的<在轮下>----张寻一笔记0001》 20110723 我还是想说,有些书在不同的年纪看的话,感受差别我是能想见的。大致因为那些书尚追逐,追逐一个英雄或美人的梦幻,追逐愉快和玄奇,追逐方法,追逐宏大叙事和不同时间跨度内的道理,等。 若是实在的...
很久之前瞭, 讀過, 非常沉重的感覺。
评分生命中太多東西,有用的沒用的,在某些時刻是隻能充當湖底的沉積物瞭,然而命運之輪轉動起來,終有一天那些東西會讓原本寜靜的湖現齣彆樣的景緻。
评分故事是這樣的:一開始是男主被學校的老師校長進行瞭天朝一般的洗腦教育,藍後男主交瞭一個富有強烈反抗意識的富傢好友,還給瞭從小便缺愛的男主一個親吻和許多關懷,此人對他影響甚深,男主對之前被人灌輸的思維方式和人生意義産生瞭懷疑,倆人均被開除遣返迴傢。男主父親聽校長說男主似乎患上瞭精神病,而既恐懼又好奇,最後送男主去做技工,恰逢男主失戀,最後他醉酒投河自盡瞭。所以其實黑塞的愛情啓濛是個男友人(後記告訴我的)。
评分生命中太多東西,有用的沒用的,在某些時刻是隻能充當湖底的沉積物瞭,然而命運之輪轉動起來,終有一天那些東西會讓原本寜靜的湖現齣彆樣的景緻。
评分教育的悲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