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德才兼备;孜孜于学,注重实践;安贫乐道,谨守正义等等;始终坚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遵从不同的伦理关系,构建着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张燕婴作了晓畅通俗的白话翻译。文白对照,并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为读者提供阅读最方便的文本。
在《论语》面前,我们是虔诚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由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贵在能迈出去并坚持走下来,当然其所走的轨迹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只要你自己是这样的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生命中的困境不可克服,反而是一个鼓舞。 笔者认为《论语》就是这样一...
评分如果不用一种严肃而合乎规范的语法来谈论孔子和他的《论语》,会否被教徒看作对孔门的亵渎呢?嘛,说来更为奇怪的是,孔子明明是一个有身体有信仰有才能更重要的是有趣的人,手下还带了一大帮五颜六色的弟子,怎么就被弄成了一个道德偶像雕塑起来坐在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里接受...
评分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社科专业的文科生,念了十几年的书,竟还没有认真的翻过《论语》这本书,虽然介绍家乡山东时,常常把孔子这位世界闻名的 “老乡”挂在嘴边,试图增加家乡的“文化底蕴”,但是对孔子其人确实了解不深。这个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人”的老头儿,究竟说...
评分在读房龙《人类的故事》时,我发现了十分有趣、值得关注的一点,房龙在一章中分别介绍了西方(欧洲)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及中国文明的精神领袖,这四位精神领袖分别是耶稣基督、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真主安拉以及本文的核心人物孔丘。在阅读这一章时,我感到一...
评分机缘巧合,最近手头在审的书稿就与论语有关。以此为契机,索性写一篇《论语取名》,与前文成一系列。 《诗经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93422/ 《楚辞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62460/ 写取名文章的发端,纯粹为好玩,我确也有些恋古,写得不亦乐乎。...
一个克己复礼的人成为圣人,本身就是对我们民族的莫大讽刺啊。
评分看了有不少评论都在批评贬低论语,有说克己复礼是蠢,也有说它是道德教条,甚至有人还喊着要打倒孔家店……偏激和自以为是的人依然不少,但他们真的认真读过和思考过论语的智慧吗?怕是人云亦云的多。我们的确不能把论语的每一句奉为圭臬、视为准则,但须知教条主义的错误并不在教条本身而是在将其当做静止的真理的人。世间没有万能钥匙,真理也是相对的。曾经有人拿一把黄金做的钥匙去开一扇带密码锁的门,发现门上没有钥匙孔后,怒而掷之于地,高喊钥匙根本不能开锁,并扬言这把金钥匙是一文不值的废物,弃而走。这个人损失了一把金钥匙的同时还得到了一套一概而论的错误认知,何其不幸啊?
评分豆瓣小组毁三观,微博愤青加脑残,幸有世间君子道,世道之外躲清闲。
评分君子,是能在这个鱼龙混杂人心险恶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又保护好自己赤子之心的人
评分黑格尔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批评可谓严厉,但事实确实如此,孔子的道德观不过是一种常识罢了,尊尊教诲的都是一些朴素的道理。既没有思想上的独创性,也没有哲学上的思辨精神。除了被后世统治者拿来加强统治以外,没有太大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