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由当今最富独创性的社会思想家之一书写的非凡著作,试图寻求这种转型的轨迹,并试图评估它给普通个体的生活状况所带来的后果。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探讨新的全球性舞台:由于全球化的强大力量,人们已找不到外部的、隐蔽的空间去逃避和躲藏,过去的领土战争让位给了新型的“侦察战”。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由生活政治掌控大局并繁荣起来的背景。鲍曼认为,我们今天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能否找到新的途径将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差异重铸为人类团结的天职。
齐格蒙·鲍曼(1926-)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家与哲学家之一,是“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主要创造者,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1968年离开波兰,1969-1971年在特拉维夫和海法大学任教,后前往英国,任利兹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在柏克利、耶鲁、堪培拉等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阐释学与社会科学》(1987)、《现代性与大屠杀》(1989)、《现代性与矛盾》(1991)、《后现代性其不满》(1997)、《全球化:人类后果》(1998)。
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第36页: 不管是在我们关于世界的经历中,还是在那一经历的叙说中,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推翻了他那生硬的结论:“一个人要是不能在社会中生活,或者由于自己的傲慢而不这样做,那么,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手头没有英文版,...
评分这本书因为观点分散不成体系,显得读起来抓不住重点。但是坚持下来觉得其中的观点碰撞,剖析与释义不乏金句妙语,如“对静止和完美的追求带着死神的味道”,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世界大事以及近期历史有着深刻、独到的描述,并且拨开迷雾指出不被人关注的表象背后的问题,读者...
评分 评分这本书因为观点分散不成体系,显得读起来抓不住重点。但是坚持下来觉得其中的观点碰撞,剖析与释义不乏金句妙语,如“对静止和完美的追求带着死神的味道”,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世界大事以及近期历史有着深刻、独到的描述,并且拨开迷雾指出不被人关注的表象背后的问题,读者...
评分这本书因为观点分散不成体系,显得读起来抓不住重点。但是坚持下来觉得其中的观点碰撞,剖析与释义不乏金句妙语,如“对静止和完美的追求带着死神的味道”,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世界大事以及近期历史有着深刻、独到的描述,并且拨开迷雾指出不被人关注的表象背后的问题,读者...
看得窒息,看得难受,看得扎心。“It only get worse”。剖析了千禧年后的社会变化,社会各层面的对立。你觉得你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接受或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你以为是现世导致的,但不是,十几年前或更早,世界就是这样了,你的观点早就被人一字一句地写过了。而最终,你也只被归为某个流派,就像人生的流程图,只不过是无数选择和经历导致的结果罢了。
评分其实我觉得一般,毕竟不是他的代表作。
评分得反复研读 才懂得
评分这种宏观的社会结构写法,怎么说,不感冒。杂乱写着写着就偏了的感觉。
评分人为什么需要社会?死气沉沉而又力量庞大的社会?还是社会只是一系列个体命运的构成?只是呈现的结果?但是,人们注定长期交往,生活在他人周围,接受教育和任务。当谈及命运的时候,必然要引入社会,引入历史,才能体会真实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