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负面价值。 自由、民主、法制这些基本的正面价值实际上都只是在商品化社会中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的,但是商品化社会由于瓦解了文化传统而必然造成"神圣感的消失",尤其商品化社会几乎无可避免的"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更使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到在现代社会中精神生活的沉沦、价值基础的崩溃。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最根本二难困境正在于此。
目 录
八十年代的现代性批判与九十年代转型
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题
古今中西之争
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
《中国当代文化意识》前言
儒学与现代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研究员。
研究领域: 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大学理论
近年论著:《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与李猛合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外国哲学所,洪谦,文革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改造的哲学家,文革后国际分析哲学的中心人物之一。让学生跟上世界学术潮流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说高瞻远瞩,功不可没。但是终归学生是那个年代的知青文人上来的,避免不了的酸腐与肤浅。所以造就了一帮欧陆哲学的“妖孽”。他们自视甚高...
评分甘阳在我的印象中就一直更象一个学术领袖,而不象一个学者。他译的《人论》确实轰动一时,但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卡西尔毕竟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论翻译,他没有陈佳映译《存在与时间》那么重要,论专著没有刘小枫《拯救与逍遥》那么有影响力。在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战中,双...
评分【八十年代的现代性批判与九十年代转型】 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同时还伴随着巨大 的负面价值。而最大的困惑更在于:至少在西方,这些正面价值和负面价 值并不是可以一刀切开的两个东西,而恰恰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的 。简单点说,自由,...
评分——甘阳《古今中西之争》读后 过去我们过多地在强调打破、打破,在认识了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后,以摧毁一切、重估一切的理性逻辑来评判价值、建立价值,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与价值的一片废墟上,我们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栖身之所。在我看来,当下应该强调的,是...
评分甘阳在我的印象中就一直更象一个学术领袖,而不象一个学者。他译的《人论》确实轰动一时,但其实也不是特别重要,卡西尔毕竟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论翻译,他没有陈佳映译《存在与时间》那么重要,论专著没有刘小枫《拯救与逍遥》那么有影响力。在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战中,双...
蛮好的。
评分忘了高中时读此书还是对我有点用的。。。
评分甘阳的思想就像一把刀。
评分先知先知,其实是个屁知
评分附录的访谈比正文好看多了,甘阳和查建英一起回顾了上个世纪浪漫的八十年代。甘阳果然有精英派头,那个时代别人讨论政治的时候,他研究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讨论太肤浅太表面;觉得后现代主义太庸俗和低俗;觉得无论怎么样的电影都只是大众文化而已,先锋电影也是如此。他们的编委会最后都有些名士派的味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