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

士与中国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著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579
译者:
出版时间:1987-12
价格:9.2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中国文化史丛书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文化 
  • 中国 
  • 知识分子 
  • 中国历史文化 
  • 文化史 
  • 思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印数1—15000

内精装本4000本

本书集结了八篇历史研究的专论,其主要的对象都是“士”。

篇目如下:

一、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二、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

三、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

——兼论“俳优”与“修身”

四、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五、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六、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近来重读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有感于先秦游士对道的追求精神。 士,他们即使经济上微度贫困,却能‘无恒产而有恒心’,他们往往以道的承载者自居,抱着‘天下有道,则以道殉身。天下无道,则以身殉道’的理想主义。他们不是后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  

评分

只是选择性的读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前篇是讲中国的士的起源问题后篇则是探讨中国的商人精神的来源。对于不是很熟悉的先秦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接收性的知识获取,主要论证了中国的士并不是源于武士,而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群体,这一群体属于贵族的最底层,经历了贫困的窘境,最终...  

评分

近来重读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有感于先秦游士对道的追求精神。 士,他们即使经济上微度贫困,却能‘无恒产而有恒心’,他们往往以道的承载者自居,抱着‘天下有道,则以道殉身。天下无道,则以身殉道’的理想主义。他们不是后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  

评分

看得我好纠结。 现在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看着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 《论语》 真是简单又温暖。ANYWAY,我决定发挥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苏菲的世界》的精神,奋力看完它——时间允许的话。  

评分

看得我好纠结。 现在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看着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 《论语》 真是简单又温暖。ANYWAY,我决定发挥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苏菲的世界》的精神,奋力看完它——时间允许的话。  

用户评价

评分

余英时一辈子的治学范围不脱此书藩篱。

评分

:无

评分

一本很有深度的书,而且也能读进去。只是,近来生活太浮躁。只读了一小半,留给以后读吧!余英时先生。

评分

三十岁时能这么写历史很好,六十岁还这么写就笔力弱了。心灵史家当引以为戒。

评分

饮食男女原来是四件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