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1940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狀況的一份詳盡記錄。這份記錄,是柳宗悅先生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據親眼所見寫成的。因此讀來仿佛身臨其境,跟他做瞭一次日本民藝之旅。手工藝的素樸真誠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為設計大國,緣自過去之為手工藝之國,其精神一脈相傳。本書對於國內民藝界、設計界人士,尤具參考價值。
手與機器的根本區彆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所以手工藝作業中會發生奇跡,因為那不是單純的手在勞動,背後有心的控製,使手製造物品,給予勞動的快樂,使人遵守道德,這纔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所以,手工藝作業也可以說成是心之作業。有比手更神秘的機器存在嗎?為什麼手的工作對於一個國傢來說非常之重要,大傢都有必要思索。
柳宗悅,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學傢。於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郎(1890-1996)、浜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錶《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任日本民藝館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齣版有《柳宗悅全集》。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中学最喜欢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书是越读越薄的,就好象柳宗悦先生的这一本小书,这并不是一本日本手工艺百科,不全面,不详实,但有着恰到好处,点到即止的美感,透出一个人在漫漫时间的旅程中被洗练出来的审美气质和品格。20年的点滴记录却有着最适宜旅行携带的口袋书尺寸,...
評分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书 只有薄薄一小册,但是涵盖了作者历时十几年横穿日本搜索的遗留在民间各处的手工艺 其中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但是作者说起来的时候深入浅出,用很和蔼的语气娓娓道来。厚积薄发,体现了大师的品格。 书中引发了几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1 是手工艺如何在追逐效率...
評分我不喜欢这种“老的才是好的”的论调,全文基本上介绍了日本战前整个国家的手工艺内容,老人家不辞辛劳的一点点收集的,精神很是感人,但是每一个都点到即止,有一些简单的图例,但不精细,看完之后没有特别的印象,只觉得耳边嗡嗡的,这个老人家一直在念叨着保护本国手工艺,...
評分中学最喜欢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书是越读越薄的,就好象柳宗悦先生的这一本小书,这并不是一本日本手工艺百科,不全面,不详实,但有着恰到好处,点到即止的美感,透出一个人在漫漫时间的旅程中被洗练出来的审美气质和品格。20年的点滴记录却有着最适宜旅行携带的口袋书尺寸,...
手與機器的區彆,在於手與心相連,而機器是無心的。。
评分柳宗悅主張"健康之美",在鄉土社會不言而喻。當下什麼是健康的美呢?
评分流水賬都能報得這麼唯美
评分沒有解開我心裏的睏惑……
评分副標題可以叫日本手工藝旅遊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