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奉天主教的士大夫当中,以被称作“三大柱石”的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最出名,相关的研究也因此较多,故本书乃选择17世纪另一些奉教士人(成启元、瞿汝夔、许乐善、张赓、王徵、魏学濂、孙元化、韩霖、严谟、夏大常、鲍英齐等)和皇亲内臣(如永历朝中之两宫太后、皇后、皇子慈炫、太监庞天寿等)做为主轴,尝试探索这一代天主教徒奉教的因缘、心态与历程,并析究他们如何运用其人际网络以扩张西学和西教的影响力,及其在面对天、儒矛盾时如何自处。此外,亦旁涉明清之际一般士大夫与教会中人的交往情形,希望能对西学、西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层面亦有所掌握。
本书资料翔实,且迭有新史料被发现,从而使书中对有关入和事的考证相当精实,在此基础上所发议论也新见迭出,十分精彩,是一部在观点、材料与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学术力作。
黄一农,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7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旋即至麻州大学天文系从事研究。1987年改行任职于新竹清华大学历史所,研究兴趣为天文学史、天主教史、明末清初史、海洋探险史、术数史和火炮史等领域。1993年应邀至荷兰莱顿大学担任首届“胡适汉学访问讲座”,并次第获授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讲座、“教育部国家讲座”、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和东吴大学通识讲座教授等荣誉。曾任台湾天文学会理事长、新竹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现任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院长。迄今共发表论文约百篇,详见其个人网站(http://vm.rdb.nthu.edu.tw/ylh)。
李业业:两头蛇的行止 两头蛇,大恶之物,在中国古代以凶兆视之。楚令尹孙叔敖,幼年尝勇而弑之,后世遂以“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相传颂。黄一农笔下的“两头蛇”族,并非着有这般传奇的颜色,而是出自明末著名天主教徒孙元化信口所占之诗,更多的是从动物学特性上考量,...
评分 评分总体来说,今天已经看到倒数第二章,不过总体来说呢,大部分类似于爬格子以及收罗资料。不亏是得自于胡适之先生的台湾代理人傅老板的真传。训诂啊,考据啊,实在是太像了!
评分最近连看三本与传教有关的书,一是天主教如何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二是佛教如何在中国的传播,三就是这一本,天主教初入中国,步履维艰,不住碰撞,纳妾自杀礼仪等,最终在康熙年间铩羽而归的故事,有两个献疑: 第一,因为文献记载的原因,现在考证一个人是否纯正教徒的重要标...
评分李业业:两头蛇的行止 两头蛇,大恶之物,在中国古代以凶兆视之。楚令尹孙叔敖,幼年尝勇而弑之,后世遂以“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相传颂。黄一农笔下的“两头蛇”族,并非着有这般传奇的颜色,而是出自明末著名天主教徒孙元化信口所占之诗,更多的是从动物学特性上考量,...
体验了一把理科僧写的文科酥,心好累……
评分史料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评分因为见了真佛,所以才看了他这部真经,真正的厉害!
评分看到友邻标新版,记起来标个已读,这套书买过的没细看,反而是这本借阅的倒是看完了,果然书非借不能读也。。。
评分明末清初天主教研究的扛鼎力作,引证翔实,创见颇多,作者以理科学术背景而撰就如此一部煌煌巨著,诚属不易。不过,可能同样是因为学术背景的差异,在一些基本概念上略有讹误,难免令人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