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三次赢得普利策奖。在其199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车与橄榄树》当中,他提出了新科技和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引发了西方学界一场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大争论。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必定抵挡不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出版之前,他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
当学者们讨论世界这20年发展的历史,并把目光聚集在2000年到2004年3月这一段时间时,他们将说些什么?9·11恐怖袭击还是伊拉克战争?或者,他们将讨论: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得印度、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供给链上的一员,从而为世界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的中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使这两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随着世界变得平坦,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这个世界是否变得如此之小、变化如此之快,从而使我们的政治体系无法调整到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结构?
托马斯·弗里德曼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为读者们释疑解惑。他解释到,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初发生的?这个趋势对于国家、公司、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与社会要做出而且必须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应付这种趋势《世界是平的》及时地就全球化中的这些问题——全球化取得的成功和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唉,全书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先进的技术造成交易的费用下降,从而使全球的分工进一步分化,进而使得个体和小团体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进而造成全球更加激烈的竞争! 谈谈感想好了,三点: 1 最深刻的感受是,两本书的全文都在讲一个观点:先进的技术造成交易的费用...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61.html 1964-1978年间,中国在中西部十三省进行宏大的工业、科技、国防和交通基建,史称三线建设。近半个世纪后,我们即将迎来又一波工业转移,所不同地是,上一次为了战备,由政府主导,这一次将是经济和社会自发的运动。 所谓三...
评分 评分1. 去年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一港姐来京公干。一天谈下来,精疲力竭,口干舌噪,心情很是不爽。当港姐笑咪咪地说晚上一起吃饭时,我脱口而出: “不去!” 还是人家特区的素质高,根本不和我一般见识,一边说遗憾一边就递过来一份包装异常精美礼品。 ...
评分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228498.html 常去小区里的一个烤串店,大快朵颐的同时,IT狂人般地胡思乱想:烤串行业解决方案应该是什么样?五个伙计,十余种原料数量不等,生产流程相对简单。我多次碰到缺货,可能对客户需求预测有偏差,也可能供应商不力,前端又可以...
世界是平的,科技是推动世界是平的中的一个很大的动力。我很喜欢这本书,世界是动态的,但是在长时间范围内又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写这本书的作者本身是记者出生,拥有很强的洞察力和信息量。这本书就是通过作者的洞察介绍世界是怎么变平的。但是我很喜欢翻译这本书的何帆写的后记对这本书的补充。印度和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不是因为科技提高,世界变平就能短时间缩短的距离。这只是一个美国记者写给美国民众,让自己拥有紧迫感的“好鸡汤”
评分写的挺烦的~~
评分很不错。
评分a must read for everyone who wants to know how the world has changed in the pass ten years and with in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评分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