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作者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他对于爱是否是艺术的问题做了说明,将学习艺术的程序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践。在爱的理论方面,作者由人类生存的关键来谈爱,并将生活中可能的爱的形式做了区分探讨,意图指出在形式之下,爱的本质是相同的;包含了照顾、责任、尊重与了解。而关于实践,爱与一般艺术没有两样,必须能自律、专注、耐心,能察觉到爱对己身的重要性。《爱的艺术》中,作者仍不免对现今西方现代社会做了批判,批判西方社会中爱的瓦解;而此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来判读。因此,弗洛姆是一个对现代社会高度关怀的学者,由其一系列著作中可体会他对自由与爱——这些人类的生存条件的重视与强调。弗洛姆认为。应该使得人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拜新偶像——国家、权力、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弗洛姆(1900—1980),原籍德国法兰克福,1932年弗洛姆赴美,随后定居美国,并且改入美国籍。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又是马克思的信徒。以现代学术分科的眼光,弗洛姆可以同时被说成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伦理学家甚至宗教思想家。
为一本没读完的书写评论,这个好象不太有资格…… 不过谁让这里空着呢,太遗憾了,如此神奇的一本书。 自然从理论上来学习如何去爱并不足够,爱一直被人看成是一种感性的东西。爱啊,快乐啊,幸福啊,满足啊……都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东西,自然这本薄薄的册子不会...
评分很多学科,源于哲学,或者说的更武断一点,追寻所有学科的根源,都将追溯到某个哲学问题。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困惑,必须要从哲学去寻找答案和解脱。而“爱情”,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 看过很多探讨爱情话题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比如《好想好想谈恋爱》,里面的主...
评分我一向对有关爱情的书籍和电影格外鄙视。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滥情的时代,不管我们怎么搔首弄姿和眉目传情,始终找不到到达真爱的旅程。我们一方面显摆着对爱情的无所谓,另一方面又因爱的缺乏而深感焦灼与空虚。虽然这个时代已被搞成了自由恋爱的超级市场,可每个人,既不屑于...
评分作为社会批判和拯救的哲学家弗洛姆,是当代西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他将人格划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形,消费型和交易型。生产型的人格是最理想的人格,在这种模式下,人能够自由的运用自身的力量,实现自身的潜能,爱对这种人来说,不是外在的,而是他内在力量的一种...
评分晦涩啊。
评分人格完善是获得美好爱情的前提。
评分薄薄的一本小书,内容精辟得无与伦比,绝对值得多次细致精读!只读一次绝对难以吃透内容,甚至可能会因内容中有某些不新颖的观点而对这书表示轻视,至少我首次匆匆读完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想总结体系以及写论文的需要,我重读了一遍,后来摘录好句,再次稍不太情愿地重读……没想到读出了之前因为不够细致的阅读和特定状态下的忽视而没读到的极好的论述,还结合目前自己的创作与生活,就越觉得很多论述的妙绝! 现在已经读了4次,最后一次重视到了第三章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父母亲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深刻至极,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可惜这里没有读一半的说法,不过说实在的读一半的内容已经很丰富了。
评分薄薄的一本小书,内容精辟得无与伦比,绝对值得多次细致精读!只读一次绝对难以吃透内容,甚至可能会因内容中有某些不新颖的观点而对这书表示轻视,至少我首次匆匆读完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想总结体系以及写论文的需要,我重读了一遍,后来摘录好句,再次稍不太情愿地重读……没想到读出了之前因为不够细致的阅读和特定状态下的忽视而没读到的极好的论述,还结合目前自己的创作与生活,就越觉得很多论述的妙绝! 现在已经读了4次,最后一次重视到了第三章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分析以及父母亲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深刻至极,真是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