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万古江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6-6
价格:3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302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中国历史
  • 文化
  • 中国
  • 文化史
  • 万古江河
  • 中国史
  • 历史
  • 文化
  • 长江
  • 文明
  • 古代
  • 地理
  • 人文
  • 传承
  • 典籍
  • 长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作者简介

许倬云,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经,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许倬云这位享誉国际的著名历史学家,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历史、识跨不同学科的大学者。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于我国台湾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教授,1986年,他荣任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许倬云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国上古史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同时也娴熟西方历史,更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编》、《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近40部专书。

目录信息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第1节 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第3节 农业与聚落
第4节 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第5节 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第6节 复杂社会的出现
第7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
第1节 进入青铜时代
第2节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节 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第4节 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第5节 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第6节 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第7节 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第8节 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第9节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第1节 普世国家体制
第2节 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第3节 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第4节 民间的信仰
第5节 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第6节 走向南方
第7节 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第8节 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东亚的中国(公元2世纪--公元10世纪)
第1节 秦汉帝国的崩解
第2节 中国与周边民族
第3节 佛教的影响
第4节 文学与艺术
第5节 天文、数学与医药
第6节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节 经济形态的转变
第8节 民族关系
第9节 中国对外关系
第10节 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公元10世纪--公元15世纪)
第1节 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囝体制
第2节 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第3节 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第4节 经济与多元网络
第5节 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第6节 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第7节 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第8节 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
第1节 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第2节 人口与生活资源
第3节 大海波涛
第4节 第一波西潮
第5节 明代的工业
第6节 明代的市场经济
第7节 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第8节 明代思想的转变
第9节 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节 明朝时的台湾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
第1节 清帝国的性质
第2节 台湾的开发文化冲突问题
第3节 清初民族与
第4节 清代学术风气
第5节 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第6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7节 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第8节 中国与西方
第9节 通俗文化
第10节 当时的欧洲
百年蹒跚(公元19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中叶)
第1节 内忧与外患
第2节 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第3节 教育制度的改变
第4节 近代中国的武化观象
第5节 都会文化的勃兴
第6节 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第7节 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第8节 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9节 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言
图表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为2019清华新生的录取通知里有一本校长邱勇送的新书,这本《万古江河》在2019年的暑假被刷屏了,我这才取下在书架上吃了两年灰的这本书,排上了我的阅读日程。 说实话,这本书真的不太好读,在此之前翻过两次,都没有读完一章就放下了。因为内容枯燥而琐屑,并且你读到的东西...  

评分

《万古江河》 荐 语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长江婀娜,多姿多彩。两条母亲河,一南一北,灌溉了中国大部分的疆域。中国文化也似江河一般,绵延千百年,未曾中断过历史传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哪里去?不作了解、不...  

评分

作者以 如椽大笔叙述中国历史,史论之作。中国何以为中国,实在是中原文明由小到大,与周边文明、文化、民族乃至西方文化不断冲突、融合的结果。重在分析历史脉络、走势,挖掘为通常史家所忽视的平民衣食住行。不局限于中国历史,以国际视野来看中国与他国的交流,来分析中国与...

评分

许先生一如既往的用他的理论,精耕农业、网络和文官体系来讲述中国历史,只不过这次讲的比较长,从头到尾了。大众读物,自然没什么深度,但学术性、思想性并不缺乏。此书作为中学教科书或者大学通识教育的教科书是在合适不过的了,最好能搭配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来看,弥补...  

评分

许先生一如既往的用他的理论,精耕农业、网络和文官体系来讲述中国历史,只不过这次讲的比较长,从头到尾了。大众读物,自然没什么深度,但学术性、思想性并不缺乏。此书作为中学教科书或者大学通识教育的教科书是在合适不过的了,最好能搭配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来看,弥补...  

用户评价

评分

大视野、大景观、大手笔!

评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评分

大家小书。读来轻松,令人手不释卷。可惜在大陆的简体版选错了出版社,不仅有一篇不知所云,广告连篇的序言,后面还印上整整两页的广告。看来还是得买本台湾汉声的版本。

评分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评分

历史不好的看不懂,历史好的不必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