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近代以来,从梁启超、鲁迅到蒋介石、毛泽东,为改造国民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制度建设与国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先后就职于某大型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信箱:zhj1368@163.com 微博:http://weibo.com/zhjwb
前面的话 坐在这里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有点小小的得瑟掺杂着淡淡地愧疚。。。 翻了翻之前的博客,发现这本书本该是半个月前就看完的---一个月前定的书单上还有一本书完全没动,另外一本技术书则处于半死不活的看两页歇两天的状态。。。 想想上月定计划时候的雄心壮志,真是应了《...
评分文/曼佳 首先,张宏杰的这本书《中国国民性的演变历程》,#国民性#说的是国民的特性,不是说的#国民的性#,所以并不是探讨中国从古到今的性生活的一本书。断句如果出现偏差,就会带来意境的大偏差哈。 用两天的时候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当然还回头重新阅读了部分内容...
评分不算特别好的书。分三部分,一、中国国民性怎么变的,二、为什么变,三、怎么改造。正如作者后记中所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野狐禅式的自圆其说”,“有太多的感性,太多的个人化感受,太多的大而化之,也有太多不严谨、不准确、泥沙俱下之处”,关于国民性的言说...
评分读历史的趣味,是在历史当中能发现常人看不见的细节。在那细节当中,又能生发出无数的思想,由此及彼,带来的影响或许不可小窥。最近,偶然读到学者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在对国民性的研究中,能对此发出自己的声音,仍为难得。国民性所依存的客观性,正是决定...
评分《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是张宏杰的新作,副标题为“专制制度的演进导致国民性格大倒退”。以前看过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觉得写得生动有趣且不乏深刻,所以一直对张宏杰抱有很大的好感。这次看到他的新作也就毫不犹豫的买了来,但一读之下真让人大失所望,这完...
想精读
评分2016.10.17 非常棒的一本书。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而是类似与思想随笔,看这种书可能给你很多启发。我们的人民本来没有问题,并不是天生适合做奴隶的温顺绵羊。我们的民族气节还是被专制制度给奴役太久,以至于渐渐退化。制度影响社会,社会改变个体,胡适之言也是我的想法。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清还未亡的时代,通过改变上层制度影响社会继而改造国民性又从何谈起? 关于毛的基本不同意,不知道是作者本来意思还是修订后更改的。 PS:看到国民党受到胡适激烈批评之后仍然虚心纳谏那里感慨一下
评分这类题材只能写到民国,悬疑了
评分春秋贵族 秦汉仕阶 隋唐平民 元明流氓 清朝奴隶 民国觉醒 如今怎么样自己去体会
评分张宏杰不愧是个史料堆砌者,且不说好多都是用过的老料,这本书就不能用这个书名,国民性都浮于上层统治阶级,而且一句流氓化显然不够,真正国民性哪有那么好谈的。不过说到自由和独立,用民智未开这个借口还是不合适的,碰了钉子就缩回去说这条路走不通也不对劲,政府职能还是在转变,有一点很关键,要改造国民性不能只通过教育,通过经济让每个人都富裕才是首要的,这点祖国也是看得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