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胡宝华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0
价格:1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44721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制度史
  • 唐史
  • 法律
  • 隋唐五代
  • 隋唐
  • 胡宝华
  • 唐代
  • 唐代
  • 监察制度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历史研究
  • 行政制度
  • 唐代历史
  • 制度史
  • 官僚体系
  • 中央机构
  • 司法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中国制度史上,唐代监察制度因其独特而成熟的法制理念与运作原理而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本书在对秦汉以来,御史台制度如何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的历史过程进行必要的回顾前提下,通过对唐代弹劾程序的变化、武周时期左右肃政台的监察功能与特征、唐代地方监察体制与监察内容的演变、官僚体制与客观现实所反映的两种御史形象的政治原因、谏官制度在君主专制下的位置以及批判与限制、改造与削弱君主专制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动态考察,对唐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政治背景做了一些较具体的探讨。同时作者也想借助这一课题,考察那些曾经任职于御史台与谏官两大机构的唐代士人所具有的人文特征。

作者简介

胡宝华 男,1954年生于上海,1985年7月陕西师大唐史研究所硕士毕业,其后任职于河北社科院历史所隋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88年12月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0年4月考取京都大学博士研究生,1996年3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其间,从1993年4月开始,先后任教于京都大谷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同志社大学等校。2000年8月回国至今,历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4月受聘为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为该校东亚史专业学生讲学一个学期;同年9月访问韩国东国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受聘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做《20世纪日本中国史研究》课题访问。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隋唐以前御史台机构的发展
第二章 唐代弹劾制度的演变
一、唐代弹劾机构及职掌
二、诉讼状的受理
三、弹劾程序的变化及其政治背景
四、唐代弹劾事件的分析
第三章 武周革命与御史台
一、武则天参政与御史台的变化
二、“左台”与“右台”的职掌分工
三、酷吏与御史台的关系
四、 武周政权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 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一、唐前期的地方监察体制
二、唐后期地方监察体制的演变
三、唐后期地方监察重点的演变
四、唐后期“外台”的监察作用
第五章 唐代御史地位的演变
一、官僚制中的御史台地位
二、现实中御史地位的变化
第六章 唐代谏官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唐代的谏官设置
二、唐代的进谏制度及其作用
三、唐后谏官职能的变化
四、唐代谏官的选任及其构成
五、“直言极谏科”监督朝政的政治含义
六、唐代谏官制度的评价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胡先生其实提出了很多很有趣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好的观点,可惜就是实际研究有点跟不上理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在广漠无垠的沙漠中淘换一粒粒闪亮的黄金。

评分

有些制度,其设计与运行原理并无明显缺陷,但有时国家权力无法保障其顺利运作。只有等到新政权给这台机器注入新的生机,原来看似重病缠身的制度,才可能重新振作。不过,这仍然为事后诸葛亮的判断。

评分

胡先生其实提出了很多很有趣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好的观点,可惜就是实际研究有点跟不上理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在广漠无垠的沙漠中淘换一粒粒闪亮的黄金。

评分

胡先生其实提出了很多很有趣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好的观点,可惜就是实际研究有点跟不上理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在广漠无垠的沙漠中淘换一粒粒闪亮的黄金。

评分

三星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