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笔记

政法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冯象
出品人:
页数:314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1
价格:2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365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冯象
  • 法学
  • 随笔
  • 政法笔记
  • 法学随笔
  • 法理
  • 社会
  • 政法
  • 笔记
  • 法律
  • 实务
  • 案例
  • 分析
  • 司法
  • 制度
  • 执法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冯象在序言中曾提到他写这个系列的初衷之一,就是不满所谓的普法文章。什么是真正的“普法”?我的理解就是通过言说去影响一种现实的语境。从这个角度看学者的言说,其实和司法过程极其相似。法学家写的案子,和法官写的判决书都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法治”,是西法东渐和“法治本土资源”变迁的经验环节。鉴于目前我们的法官多半写不好判决书,法学家撰文说案更显得尤其重要。

  汉语语境下的“政法”二字,其实并不是“政治与法律”的缩写。因为汉语的构造承袭的是三纲五常的微言大义,两个字放在一起就像两位领导出场,表面是平列关系,其实多半是一种偏正结构。甚至于有着语义上的越俎代庖。钱钟书《管锥篇》中谈过这个问题,如“兄弟”指的是弟,而“祸福”说的也多半是祸。钱先生说这种词义结构的特征来自道家相对主义对国人的思维影响。这道理固然精辟,但我对这解读还是不满。“偏义”与其说和道家思维有关,不如说恰恰是和儒家礼教一丝不苟的“差序格局”合拍的。因为没有一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就没有语法面前每个字平等的逻辑。

  “政法”一词其实也带有偏义,而且来自古汉语的“本土资源”,并不是舶来词。现代法治西学东来,在细微技术上今天已几乎看不到一丝中华法学的遗迹。但奇怪的是今天我们谈到法律领域,笼罩全局的仍然是这个老妪般的“政法”二字。

冯象近年来的专栏写作,也和上述“政法”一词的语义变迁趋势相吻合,就是所讨论的主题和作者的基本理念从形而下的、被意识形态空洞化的“政法”概念,开始向着形而上的政法之道转变,最后凸现为一种清晰的宪法或宪政的视野。冯象这一走势大概从写〈它没宪法〉开始,尽管此文的观念老实说仍然相当模糊,但这一走势越到晚近越清楚了。尤其冯先生的专业是知识产权,但他却往往从对版权、商标权的纠纷中看出权属问题的“宪法化”趋势。如《修宪与戏仿》一文,从一篇小说戏仿《沙家浜》引发的案子,分析到版权权益与“戏仿”者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说产权问题不能只在商法或私法的领域中解决,而最终必将诉之宪法或宪法的司法化。这个故事和苏力讲过的“邱氏鼠药”的案子何其相似。我以前有一个看法,就是研讨宪法有两途,一种是从部门法往上走,一种是从政治学往下走。冯文属于前者,尽管他由于文体限制和过于借重文学笔法带来的自缚(这算冯象一个不太严重的弱点,所以我才说《万象》上那些风情文字是更纯粹的冯象文章),分析上不免大而化之。但其义理...[更多内容]

作者简介

冯象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定居美国,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业余写作。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北京三联,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Maxwell,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中山大学,1999),《玻璃岛》(北京三联,2003),《政法笔记》(江苏人民,2004),《尘土亚当》(待出)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

目录信息

献辞

弁言

从前没有律师的时候
腐败会不会成为权利
它没宪法
案子为什么难办
公证婚前财产、标价拾金不昧之类
法盲与版权
鲁迅肖像权问题
从卡拉OK与人体写真想到的
性贿赂为什么不算贿赂
送法下乡与教鱼游泳
所多玛的末日
正义的蒙眼布
好律师能不能也是好人
县委书记的名誉权
孔夫子享有名誉权否
诽谤与创作
小头一硬,大头着粪
取名用生僻字该不该管
葛流帕福音――电邮五通
法学院往何处去
致《北大法律评论》编辑部
修宪与戏仿――答记者问
中国要律师干嘛
不上书架的书
大选2000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6p 权利不但是一种资格、能力、特许和豁免,还是用来解释、宣传、生产和消灭它的那一套套理由、理论、辩论和标准的总归宿(意识形态)。因此,法律“赋予”不了所有的权利,权利却可以源于法律之外、之上而一样要求法律保障。 10p 腐败要成为权利,就首先要贬低道德。 21p 中央...  

评分

是为学法的同学推荐的这本书。 同学很崇拜冯象, 不过的确是牛的。 什么是法盲? 我们靠什么判断,法又靠什么判断它自己? 看过这本书才觉得自己就像法盲…… 不过有一点提醒,也许作者研究了古英文太久,他的中文表达总显得有些蹩脚,经常加些插入语之类,读起来有些费劲。  

评分

文/严杰夫 从经文到法律:认识冯象 同多数冯象老师的“粉丝”不同,我闻悉他的大名,并不是因为他那几本曾启蒙了诸多学子的法律评论专辑,而是因为他对圣经文本的重译。所以,在我的书架上,最先摆列的冯老师的书,就是2006年牛津出版社出版的《摩西五经》。 《圣经》在西方...  

评分

看政法笔记是我很久以来最放松自然的一段时间,也算是终于找到了读书的感觉。而以前读书所带来的一种泛泛之感和急不可耐的心情也都完全消失,平复下来。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那些反讽和隐喻精确之极,而这次我也读出了点个中滋味,真真正正的理解了。而这本书对于我这段...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少人像冯象,每本书都值得再读

评分

书末所附《利未记》乃点睛之笔。

评分

知识产权法

评分

读完了以后想从图书馆偷出来

评分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冯象的语文有问题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