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學之路

新史學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民
作者:杜正勝
出品人:
頁數:4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4-5-1
價格:NT$ 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44027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史學理論
  • 杜正勝
  • 新史學
  • 杜正勝
  • 曆史
  • 學術
  • 史學史
  • 學術史
  • 史學
  • 學術
  • 研究
  • 路徑
  • 新史學
  • 曆史學
  • 思想
  • 方法
  • 發展
  • 變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雖然不同時、地、人皆可能有新史學,但現代臺灣史學界提起新史學,大傢都知道是有特定所指的,即是以《新史學》雜誌為中心的一群歷史傢,在1990年代所從事的史學革新運動。這是一種溫和的、自主的史學改善運動,其發起人即是本書的作者和他的同儕。《新史學之路》分作四編,第一編「方嚮與探索」有理論性的論述,第二編「前賢與鏡鑑」係以人物為主的史學史,第三編「實踐與試驗」和第四編「學術與生命」,記錄作者一些學術行政的作為與他的安身立命之道,皆與新史學有關。

本書不但論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近代史學史上的位置,也是作者在1990年代從事史學改善運動的記錄,是瞭解臺灣半個世紀以來歷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著者簡介

杜正勝,專研古代中國史,齣版《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古代社會與國傢》等專著。1990年開始提倡新的歷史研究,與同儕共同創辦《新史學》,主張開發尋找新課題,拓展新領域。

他的新史學思想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增添歷史研究的內容,以下層人民補上層菁英,以社會生活補政權與文化。第二階段提倡超越中國疆界的歷史研究,以同心圓史觀作架構而包含臺灣、中國、亞洲與世界。

歷史研究之外,近年杜正勝對臺灣社會政治與文化多所關懷,論述歷史教育、臺灣民主之路與政治、文化主體性等議題。

1992年杜正勝以青壯之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獲得最高學術榮譽。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教育部長。

圖書目錄


目錄
一、方嚮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颱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什麼是新社會史
中國古代史研究——颱灣觀點
颱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一個新史觀的誕生
曆史的再生
二、前賢的鏡鑒
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上)——從疑古到重建
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下)——無中生有的誌業
史學的兩個觀點——瀋剛伯與傅斯年
新史學與中國考古學——李濟
錢穆與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史學
通纔考古傢高去尋
北方文化研究之先導
三、實踐與試驗
新史學基地的剖析——史語所七十年
舊傳統與新典範——史語所七十五周年
新史學經營四題
四、學術與生命
對待中國文化史的態度
無徵不信的學風——夏史答問
學史的態度
徘徊於素書樓門牆之外
曆史傢的職責
追尋曆史的生命力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 方向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 13卷3期 ( 2002/09) , 21-42 什麽是新社會史 新史學 3卷4期 ( 1992/12) , 95-116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 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 古今論衡 3期 ( 1999/12) , 76-90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中央研...

評分

一、 方向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 13卷3期 ( 2002/09) , 21-42 什麽是新社會史 新史學 3卷4期 ( 1992/12) , 95-116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 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 古今論衡 3期 ( 1999/12) , 76-90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中央研...

評分

一、 方向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 13卷3期 ( 2002/09) , 21-42 什麽是新社會史 新史學 3卷4期 ( 1992/12) , 95-116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 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 古今論衡 3期 ( 1999/12) , 76-90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中央研...

評分

一、 方向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 13卷3期 ( 2002/09) , 21-42 什麽是新社會史 新史學 3卷4期 ( 1992/12) , 95-116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 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 古今論衡 3期 ( 1999/12) , 76-90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中央研...

評分

一、 方向之探索 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 新史學 13卷3期 ( 2002/09) , 21-42 什麽是新社會史 新史學 3卷4期 ( 1992/12) , 95-116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 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 古今論衡 3期 ( 1999/12) , 76-90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 中央研...

用戶評價

评分

杜正勝的歧路

评分

對新社會史和傅斯年的分析挺不錯,但講到史語所未來的發展,又不免顯齣瞭類似颱灣國傢認同式的危機。史語所早已遠離當年傅斯年治下的語境,所以在未來發展方嚮上,杜既要迴避中國史,凸顯颱灣主體性,但又無法擺脫中國史的影響,於是把傅斯年的民族主義化為國際主義,使中國史變為漢學,這種轉化手法目前看來正和颱灣的國傢認同一樣尷尬。不過,此書也確實體現瞭杜式治學眼光的敏銳。

评分

中國古代史領域一本方法論意義上價值極大的書。

评分

他根本不是媒體渲染的那種從政以後扣著鼻子亂說話的形象。真的是個爲歷史而生的學者,他的著作《周代城邦》和《編戶齊民》別說讀瞭,能找齣來碰碰就是提升自我瞭。

评分

有幾篇論文曾經讀過。但是他的路數和視野這十年來似乎真是被當官耽誤瞭,未見大的進境。話說做行政的確耽誤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