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真實》是法國當代文學批評史上新舊兩派一次論戰的産品,是巴特對攻擊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評還是新騙術》的反擊。看來晉儀選譯巴特這篇力作,除瞭它有文獻性的價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賞作者在他寫作中所透露的精神境界:“絕沒有權勢,隻有些許知識,些許智慧和盡可能多一點的趣味。”
目錄:
第一部
1.批評的擬真
2.客觀性
3.品味
4.明晰性
5.說示無能
第二部
1.評論的危機
2.語言的多元性
3.文學科學化
4.批評
5.閱讀
索引
“书本被写书的人从反面来理解,再无所谓的诗人或小说家的存在,而只剩下书写本身。”(《批评与真实》P43) 作者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就脱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而被人阅读、使用、流通,从而有了新的、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并不是作者本身的写作意...
評分“书本被写书的人从反面来理解,再无所谓的诗人或小说家的存在,而只剩下书写本身。”(《批评与真实》P43) 作者在写完一本书之后就脱离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一种语言、一种符号而被人阅读、使用、流通,从而有了新的、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有时并不是作者本身的写作意...
評分 評分《批评与真实》是巴特为“新批评”辩护的小册子,才四万多字,所以就着隔壁的电视声音和刘德华的歌声花了两个多小时就看完了。电视里不断地放着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相关的新闻,和我阅读的同时,估计连战正在离我1500米外的金陵饭店的29楼某个房间里和幕僚们聊天。不过比较而言...
評分批评与真实(二) 1. 分类(classment)的重要性 2. 突破语言,智力转向自我探索,评论家与作家靠近——评论的普遍危机。 3. 文学作品意义的多重性,象征的稳定性与自由性。 象征符号并非任意的,阅读的规例不是字面意义的规例,而是暗喻的规例。语言学建立(而非减少)语言...
關於文學批評的文論,成於20世紀60年代新舊派論戰,巴特隻是用瞭幾十頁來維護文學新批評,理論性強。但是我對文學批評等理論不太熟悉,覺得看不懂瞭隻能閱讀感受,多讀著作打基礎慢慢理解吧,沒有那個料也不勉強瞭。(但是我依然好想裝的!)
评分看完再說
评分這位譯者已經不在人世瞭我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必須要給那些隻看譯本就懂瞭悟瞭給瞭五星的人跪碎雙膝。
评分決心2020重讀。 2019: 我很想寫點啥!關鍵是我真沒看懂一個字啊!(那就水一點吧) #《第一部》:1.批評的擬真2.客觀性3.品味4.明晰性5.說示無能; 《第二部》:1.評論的危機2.語言的多元性3.文學科學化4.批評5.閱讀 #這時的巴特作品主要是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型態的論述。他獨特的觀點引起法國思想傢的不滿,他們稱巴特為新批評,認為對於巴特漠視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批評與真實》是對《新批評還是新騙術》的反擊,控訴舊的、布爾喬亞式那種不重視語言細節的、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 待重讀
评分翻譯佶屈聱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