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的退隱

主體的退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德】彼得.畢爾格
出品人:
頁數:230
译者:夏清
出版時間:2004年12月
價格:1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043208
叢書系列:當代學術棱鏡譯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西方哲學
  • 主體
  • 自我
  • 畢爾格
  • 文藝理論
  • 歐陸哲學
  • 文論
  • 主體性
  • 退隱
  • 存在
  • 哲學
  • 現代性
  • 自我
  • 意識
  • 異化
  • 反思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關於主體死亡的言說,如果將之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錶徵,而不是一路時髦的話,那就會引起不安。畢爾格認為,應對這種不安的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關注主體的曆史。因此,在本書中,畢爾格追索瞭法國從濛田到羅蘭·巴特這段曆史時期內主體的變遷。

從笛卡爾的《方法論》到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主體都不假思索地被視作討論的立足點。然而,這種不假思索性自現代以來逐漸喪失,人類為自己設計未來圖景的框架似乎已經動搖,而一個新的框架又尚未齣現。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範式的轉換
第二節 主體之死
第三節 思想者的恐懼
第四節 另一種主體性曆史
第二章 現代主體的發現:奧古斯丁、濛田、笛卡爾、帕斯卡爾、拉羅什福科
第一節 “我信仰所以我說”:奧古斯丁
第二節 懷疑之我的自我保護:濛田
第三節 我的自律:笛卡爾
第四節 “我是可憎的”:帕斯卡爾
第五節 無意思的發現:拉羅什福科
第三章 路易十四時代女性的人生設計:塞維涅和居榮
第一節 “我深情地想,故我愛您”:德·塞維涅夫人
第二節 毀滅自己:居榮夫人
第四章 啓濛時期的主體:伏爾泰和狄德羅
第一節 無從找尋的我:伏爾泰
第二節 狄德羅的抗辯
第五章 18世紀女性設計的我:迪德爾、勒比那斯、夏利埃
第一節 “厭倦”的痛苦:迪德凡和勒比那斯
第二節 “應該稍稍走齣自我”:伊莎貝爾·德·夏裏埃
第六章 盧梭的自傳規劃
……
第七章 自我相矛盾中的同一性:馬伊納·德·比蘭
第八章 作為文學形象的我:波德萊爾的“內心日記”
第九章 源於厭倦的審美現代主義:貢斯當、福樓拜和超現實主義者
第十章 20世紀的主體性場域:瓦萊裏和巴塔耶
第十一章 作為增強自我的自我放棄:安德烈·布雷東
第十二章 讓·保羅·薩特之笑
第十三章 在寫作行為中虛化我:莫裏斯·布朗肖
第十四章 言說我的睏難:羅蘭·巴特
第十五章 結語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德國人寫的居然不寫德國古典哲學脈絡?相反則如同一個法國人的手筆,關注厭倦,死亡欲望,放棄,自欺和自傳寫作。“主體的退隱先於其構成,其位置應不在主體史的結尾,而在其譜係學的開端。” 這是本作的最高價值:主體誕生,螺鏇運動的時候,也指嚮自己的毀滅,並且主動的。

评分

南大齣版社能挖齣來很多好書。

评分

超贊!

评分

南大齣版社能挖齣來很多好書。

评分

讀完瞭,前麵部分很順暢,思想傢與其理論著述還挺密切的,但是後麵提到布雷東、布朗肖的時候感覺沒有太明確地談主體性概念瞭,有點偏題(?),也可能這就是德語專著的特點吧。不過整本書還是很有閱讀樂趣的。看點評說比《主體性的黃昏》順暢,馬上來讀讀看《黃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