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自由意誌》內容簡介:亨利·路易·柏格森於1859年10月18日生於巴黎。1878年他進師範學校,1881年得哲學學士學位,1889年得文學博士學位。他在法國各省立中學和巴黎各公立中學主持各種講座之後,於1897年擔任高等師範學院的主任講師;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蘭西大學當教授。1901年他當選為倫理政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因而榮任法國科學院的院士。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做哲学,有自己一些特别的辛苦,趁着《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副刊办到一百期的机会,来在自己的“家里”谈谈苦经。 做哲学的辛苦,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认真说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做“文科”的都有这种辛苦。这就是哲学史上许多...
評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做哲学,有自己一些特别的辛苦,趁着《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副刊办到一百期的机会,来在自己的“家里”谈谈苦经。 做哲学的辛苦,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认真说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做“文科”的都有这种辛苦。这就是哲学史上许多...
評分绵延与建筑的“不动性” 如果说建筑不能反映建筑师的人格,那么可以认为建筑师没有了柏格森所说的基本的自我(柏格森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定义完全不同) 到底什么是柏格森的绵延?《时间与自由意志》中的文本细读,基本可以读出来了,几乎平行于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最...
評分绵延和空间是不同的,这一点分得很清楚,也很明显。但问题在于不应该突出真实的绵延而贬低空间。柏格森似乎没有这样说,他也说自然科学需要空间,但他的叙述的语气就表明了贬低空间的倾向。事实上,绵延是人类真实的自我,但空间也是,只不过是另一种,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柏格...
評分科學既從外物界去掉綿延,則哲學必得從內心界去掉空間。
评分一百頁的篇幅,解決芝諾四悖論,批判密爾實證主義,挑戰康德時空先驗感知論~~~繼康德之後又一個難以逾越的理論框架~~~
评分十九世紀哲學傢從人文角度來解釋心理學和生物學,有點勉為其難瞭。其中觀點已經是很落後瞭。
评分認為過時的人大概是被批判的不夠的。柏格森等於從理性齣發,告訴我們,用一切理性的方法,結果藉助數學,沒有發現任何進步;繼續藉助理性,竟然-最終-隻好,變為曾經西方人最鄙視的東方哲學。總結:理性認為必須非此即彼,那些不非此即彼的就是邪說!但,當理性走齣一步,再走齣一步,直到走瞭很多步的時候發現停不下來瞭,深知第一步就不對,可是仍然越來越混亂。理性批評的目標越來越明晰,理性自己則越來越混亂。2000多年來理性的唯一進步是,能看見ヘ容忍自己的錯誤瞭,否則畢達哥拉斯仍會成立科學邪教。
评分錢锺書藉給楊絳的第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