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1957年2月生,文学博士。 学术专辑: 个人简历: 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比较文艺学方向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文艺学专业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比较文艺学。复旦大学文艺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2000、12-2001、6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文学院做访问学者。 一、科研项目: 1.1992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七五"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海德格尔诗学研究。 2.1997年独立承担并完成广东省"八五"社科项目:中西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3.1998年合作完成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规划项目:比较文艺学。 4.2001年独立承担并完成海南省教育厅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冲突 5.2001年合作完成澳门政府文化司项目:澳门文学批评研究 二、科研成果: 1.著作 (1)《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个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之一,个人专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3)《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个人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艺术与精神》,个人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中西比较文艺学》,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欧美象征主义诗歌赏析》,合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7)《美育概论》,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撰写部分章节,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本书比较研究在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三位思想家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作者以“归家”的隐喻概括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逃离”现代世界、“回归”本真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旨趣,考究三位思想家借助古代希腊的想像和艺术的启示而在“现代性批判”、“思想史反思”以及“本真家园之构想”上的异同。作者提出以权力关系和自由关系为核心的“生存关系论”,并以此为坐标辨析三位思想家之思想的意义、价值与疑难,强调关注“生存关系之正当性”的问题对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性。本书的论域和方法突破了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界限,其思其说别有新意。
谢谢LINDA!我也在读此书,来继续添加语录。 “我们具有感官只是为了一种知觉选择——为了保存自己我们不得不关切这种知觉。意识仅仅是在有用的意义上是在场的。无疑,所有的感性知觉都渗透了价值判断(有益的和有害的——因而也是令人愉快的或令人不愉快的)”因此,感...
评分世界是一光明之域,世界给予万物以意义,将物意义化,使之作为有意义的存在者而显现。意义就是光,它让存在者显现,所以我们将懂得某物的意义称之为“明白”。 一个具有某种用处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能使用它,是因为我们知道它的用处,我们之所以知道它有某种用处...
评分大二下学期四五月间,初夏,冷空调,坐在图书馆啃尼采的书,这无疑是我本科四年(虽然目前还剩大半年)里最抹不去的记忆之一了。 想那时作为一个尼采的狂热拥趸者,又正好是对这个世界心怀不满、怅叹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的年纪,我选择了对抗,结果就是把自己作成了中度抑郁症患者...
评分“在正午,一个尼采式的时间,他从高空坠落,像一片落叶?抑或一只飞鸟?”一位研究美学与文艺学理论的学者,突然以他个人的意志选择死亡方式,12月5日13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在“五十知天命”在他半个百年时突然从自己家所在的世纪城小区10层跳下,结束...
评分谨以此文致敬余虹和一切勇敢的自杀者 ——题记 我一直以为,人并不是自愿选择好好的活着,而是被迫好好的活着。艺术不是人的家,哲学也不是,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这是注定的道路,是我们大家的命运...
蛮通俗,具有中国式理性进入,另,作者已自杀,他终究过不了虚无这一关,叹叹。相见恨晚
评分领略了三位大神身上的文艺范,尤其后面基本上是用海的韬路解尼采、福柯的套子,归家归的是自然而然的家。
评分条缕分明
评分忘了标记
评分号称“比较研究”,却流于介绍,对象的问题域完全遮蔽了作者自身的问题域,也许是太认同了吧。。不过介绍得蛮详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