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马戎
出品人:
页数:3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31826
丛书系列: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图书标签: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
  • 社会学
  • 人类学
  • 民族
  • 政治学
  • 中国
  • 边疆民族
  • 族群
  • 民族
  • 国家构建
  • 社会结构
  • 文化认同
  • 历史演变
  • 政治制度
  • 多元共存
  • 身份归属
  • 边界形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讲述改革开放后,民族优惠政策实施中依靠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不存在,无论城乡青年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才能就业和获得发展空间,这使民族学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青年在就业市场上遇到极大困难。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和民众在与中央国企和沿海大企业的互动中居于劣势。随着“西部开发”的项目投入,大量东部汉族人口涌进西部民族地区,这些新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对我国民族关系和矛盾协调机制进行反思和调整。努力探讨在21世纪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应当如何思考我国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我们必须努力探讨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标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民族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创新。

作者简介

马戎,1950年3月出生,回族。1987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90一1991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民族与族群社会学、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教育社会学等。发表的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1996年同心出版社)、《民族与社会发展》(2001年民族出版社)、《社会学的应用研究》(2002年华夏出版社)、《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目录信息

民族研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代前言)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
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
全球化与民族关系研究
世界各国民族关系类型特征浅析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
世纪的中国是否存在国家分裂的风险?
“汉化”还是现代化
“援助”与“感恩”
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关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印度“民族构建”的评价
试谈如何理解列宁、斯大林对民族的论述
斯大林是否在民族问题上犯了历史性错误?——关于苏联解体的反思之一
对苏联民族政策实践效果的反思——读萨尼教授(Ronald Suny)的《历史的报复》
附录
反思民族研究:理论与实践
“‘去政治化’和‘文化化’的意思,就是要给少数民族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完整的公民权利!”——对话马戎教授
族群不是不同的物种——弗朗西斯科·吉尔-怀特文章评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有洞见。以“族群”代替“民族”,以“文化化”代替“政治化”,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关系,促进人口流动建立统一市场,让民族居住和领土脱钩,破除“汉族-少数民族”二元不平等结构,这才是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对策。虽然马戎有点红专,但有大智慧。

评分

长于类型学与比较,短于玩弄理论,主要来源是盖尔纳和安东尼史密斯,出发点是同化,团体多元主义,自由多元主义的划分法 黑人国家等缺乏历史文化的独立殖民地问题是民族主义的地方精英很大程度是殖民政府的遗产,其与地方部族之间有很强的矛盾,解放与压迫还在继续斗争 中国,俄罗斯等后社国家的问题是前社帝国时代的同化式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这被列宁党挑起,并以妥协方式建构民族进行妥协,然而这种政治和结果让步,势必造成文化上的专制和行政上更多的歧视,边缘民族意识加强,而且这也服务于一种不断扩张的帝国意识 作者给的自由多元主义是建立在选票与公民基础上,这也意味着中国还要继续面临后社与同化民族政策反复纠葛,而且主体民族可能重蹈土耳其青年党问题 而且美国民族政策形成于移民不断增加的历史中,中国与欧洲都不具备这种土壤

评分

D633.1-53/7154 参考

评分

草草看完。第一篇好,后几篇谈苏联的也好,其他的多有重复。公民权利取代民族权利的思路非常有意思,但另外一些地方字里行间又还是有比较浓的意识形态味道(摊手

评分

长于类型学与比较,短于玩弄理论,主要来源是盖尔纳和安东尼史密斯,出发点是同化,团体多元主义,自由多元主义的划分法 黑人国家等缺乏历史文化的独立殖民地问题是民族主义的地方精英很大程度是殖民政府的遗产,其与地方部族之间有很强的矛盾,解放与压迫还在继续斗争 中国,俄罗斯等后社国家的问题是前社帝国时代的同化式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这被列宁党挑起,并以妥协方式建构民族进行妥协,然而这种政治和结果让步,势必造成文化上的专制和行政上更多的歧视,边缘民族意识加强,而且这也服务于一种不断扩张的帝国意识 作者给的自由多元主义是建立在选票与公民基础上,这也意味着中国还要继续面临后社与同化民族政策反复纠葛,而且主体民族可能重蹈土耳其青年党问题 而且美国民族政策形成于移民不断增加的历史中,中国与欧洲都不具备这种土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