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十七世纪,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一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大争论,先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培根奠定了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继而笛卡尔创导唯理论,宣扬天赋观念说,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驳;到十七世纪末,洛克以其《人类理智论》详尽地批驳了天赋观念说,并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原则;紧接着,莱布尼茨又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和维护天赋观念说的立场,从“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观点出发,写成《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以对话体的形式,与洛克的《人类理智论》逐章逐节逐段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和多方面的讨论。《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对了解欧洲近代哲学史上这场斗争以及当时的科学和哲学都有重要意义。
【按语: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不公正地讥讽了莱布尼茨(1646-1716),说天才的莱布尼茨的体系中隐秘地有一套深刻严密的体系,而流俗的莱布尼茨却对王公贵妇讲述着“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谄媚之词。然而,罗素是从分析的、无神论的立场随意...
评分【按语: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不公正地讥讽了莱布尼茨(1646-1716),说天才的莱布尼茨的体系中隐秘地有一套深刻严密的体系,而流俗的莱布尼茨却对王公贵妇讲述着“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谄媚之词。然而,罗素是从分析的、无神论的立场随意...
评分【按语: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不公正地讥讽了莱布尼茨(1646-1716),说天才的莱布尼茨的体系中隐秘地有一套深刻严密的体系,而流俗的莱布尼茨却对王公贵妇讲述着“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谄媚之词。然而,罗素是从分析的、无神论的立场随意...
评分【按语: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不公正地讥讽了莱布尼茨(1646-1716),说天才的莱布尼茨的体系中隐秘地有一套深刻严密的体系,而流俗的莱布尼茨却对王公贵妇讲述着“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谄媚之词。然而,罗素是从分析的、无神论的立场随意...
评分【按语:在《西方哲学史》中,罗素不公正地讥讽了莱布尼茨(1646-1716),说天才的莱布尼茨的体系中隐秘地有一套深刻严密的体系,而流俗的莱布尼茨却对王公贵妇讲述着“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谄媚之词。然而,罗素是从分析的、无神论的立场随意...
好像是赫尔德老师推荐的吧记不清了。以对话录的形式对洛克的学说(《人类理智论》)进行了反驳。之前对莱布尼茨的印象并不是太好,因为前定和谐论和单子论看起来都不能为今天的读者所认同。看了第三卷“论语词”后,进一步加深了不满。“论语词”中的两人,斐和德,前者影射洛克,后者代表莱布尼茨。初步阅读感受是,斐很有诚意,提出了很多有关“名”与“实”关系的问题,对“语词滥用”及对策的设想也很有启发性。可是德似乎完全没有诚意,对语言的名不符实现象,常常拿大众的“反抗心理”、“好胜心”、“虚荣心”这种理由来搪塞,实在不行就抛出前定和谐论。在这一部分,我看到的是经验主义者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意图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而莱布尼茨表现出的自负与不耐烦让人很难忍受。其实连作者本人都几乎表现出了对斐的好感。这是高级黑吗??
评分人类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其博学毋庸置疑,然而其哲学似乎少那么点洞穿力。
评分译序,混蛋 后来一看是文革时期完成的,原谅他了
评分人类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其博学毋庸置疑,然而其哲学似乎少那么点洞穿力。
评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思维的混乱,也发现目前自己不能适应哲学书籍,还是那句话---没有必读的书。在经典中也要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