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海內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思想和社會活動的專著。作者考察瞭梁漱溟思想發展的軌跡、他受到的傢庭影響和社會聯係,討論瞭鄉村建設的主要內容並以之與毛澤東等人加以比較,指齣瞭梁漱溟思想與世界性反現代思潮在客觀上的聯係。他對梁漱溟早年精神危機作瞭心理學分析,對梁漱溟的反都市主義作齣瞭獨特評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也可以逆向来看,似乎每个孔子后面都跟着一个不得其死的子路。这本书更像是梁漱溟的传记,其中简短篇幅(一个小注解)提到他有三个得意学生,其中一个后来变成了共产党员,还策划了福建事变,最后因为以前杀贪官杀得太迅速了,被抓后也被迅速处死...
評分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一个影响力足够大、学识足够丰富、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及施政纲领的思想家、哲学家。 很多所谓的“国学家”“儒家学者”吹捧梁漱溟,认为梁漱溟为“传统文化”,为所谓的“国学”“争了光”(这些士大夫知识分子狭隘地以汉文明窃据中国文明,甚至狭隘地...
評分“你这个问题太大。我这儿回答不了你。”去年12月中旬两个星期,梁钦宁陪艾恺从山东曲阜一路西行,向中国读者隆重推荐《最后的儒家》。恰值梁漱溟诞辰,在关注完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久,《零边际成本社会》也才在中国书市推出,这边另一个方向的文化活动让我很快从经济盛会扎堆的...
梁漱溟一嚮主張用中國文化的理智,通過鄉村建設,來救中國。他不免有些理想化,全然依靠他所培訓過的鄉村工作者的宣教,而這些人卻口頭上宣講一齣,卻未能起到示範作用,他本人也承認未能將知識分子和群眾真正的結閤,而是脫離瞭群眾。他也不免有些偏頗,認為通過鄉村建設可作為拯救中國的途徑,全然不顧城市工商業的發展。 然而,他並不是一個空談者,而是一個不為權勢摺腰,憑藉滿腔的責任感親自入鄉裏,走田間的探路者,雖然他的綱領隻在短暫的時間裏付諸實踐,但他為此理想奔走一生,如他在暮年所言“做完瞭這一生要做的事情”,他可以無憾瞭。在這個缺少公共知識分子的時代,梁漱溟愈加令人欽佩和懷念。為一個學者作傳不是一件易事,因為不僅要理解學者的思想,還要把握其發展的脈絡。從字裏行間可以看齣,作者顯然是對梁漱溟的思想做瞭深入的研究。此外,書的內容還受到瞭梁本人的認可,所以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研究性傳記,一本有價值的好書。
评分對眾說紛紜的晚清民國各路思想爭辯理瞭一條綫。
评分終於知道一個完整的梁
评分這本書還是在小師妹的書架上翻來的。果然不是我喜歡的調調,但有些更重要的東西我想說。那是一個作者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有機會接觸到自己的研究對象的時代,他的問題是對一個具有無數象徵的“中國”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他的抽象、他的捨棄、他的判斷都有著特殊時代的長久價值。而那個時代竟然也已經過去瞭…
评分艾愷此書齣乎意料寫得很不錯,相比訪談錄和梁本人著作的羅嗦,更顯平實公允,從書後所附超長參考書目看,真是下瞭大功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