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儒家

最后的儒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艾恺
出品人:
页数:279
译者:王宗昱
出版时间:2003-08-01
价格:1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11336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海外中国研究
  • 传记
  • 新儒家
  • 思想史
  • 艾恺
  • 历史
  • 儒家
  • 儒家思想
  • 传统文化
  • 哲学思辨
  • 历史演变
  • 思想传承
  • 现代反思
  • 经典解读
  • 文化认同
  • 伦理探讨
  • 精神追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思想和社会活动的专著。作者考察了梁漱溟思想发展的轨迹、他受到的家庭影响和社会联系,讨论了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以之与毛泽东等人加以比较,指出了梁漱溟思想与世界性反现代思潮在客观上的联系。他对梁漱溟早年精神危机作了心理学分析,对梁漱溟的反都市主义作出了独特评价。

作者简介

文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还著有《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父与子
第二章 精神变态、自杀、成圣
第三章 北京大学的孔夫子和文化
第四章 中西文化(一)
第五章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反应
第六章 梁濑溟在探索一个纲领,1922-1926
第七章 广东与河南:乡村重建的开端,1927-1931
……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你这个问题太大。我这儿回答不了你。”去年12月中旬两个星期,梁钦宁陪艾恺从山东曲阜一路西行,向中国读者隆重推荐《最后的儒家》。恰值梁漱溟诞辰,在关注完世界互联网大会不久,《零边际成本社会》也才在中国书市推出,这边另一个方向的文化活动让我很快从经济盛会扎堆的...  

评分

重点关心的是,梁漱溟为什么想出家?后来为什么又不出家了?书中引用了Erikson在《青年路德》中的文字,很好地说明了梁漱溟的特质: “年轻人的认同危机和成年人完善自身的危机把宗教信徒个人的特性问题和本体的存在问题等同了起来。人类生活中这种大量集中在青春前期或...  

评分

儒家是个很难描述的问题, 内含着众多哲学的思辨和历史的变迁。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谈儒家, 更是难上加难。难过在美国民众中推广我们的麻辣火锅。因此, 我更喜欢的是书本的副标题: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1. 圣人万能? 从明代的王阳明开始, 圣人就是一个普遍概念, 所谓“满街皆...  

评分

儒家是个很难描述的问题, 内含着众多哲学的思辨和历史的变迁。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谈儒家, 更是难上加难。难过在美国民众中推广我们的麻辣火锅。因此, 我更喜欢的是书本的副标题: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1. 圣人万能? 从明代的王阳明开始, 圣人就是一个普遍概念, 所谓“满街皆...  

评分

在纪录片《对话最后的儒家》里,年过半百的美国学者艾恺跪在山东邹平一座洁净修整的墓前,恭恭敬敬磕了九个头。令这位远来问道的外国汉学后生行此大礼的是一道渐渐模糊在中国人记忆里的身影——梁漱溟。 要怎样为梁漱溟定义呢?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如读梁漱溟著作本身,皆是“满纸荒唐言”;儒粉的论断,总是令人笑掉大牙。

评分

原作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当时艾恺还没有进行后来的两次与梁漱溟之间著名的谈话,又受政治形势干扰而无法取得更完整的一手研究资料,难为他了。作为老外看待中国的文化事物时确有独到的视角,他将梁漱溟提到了现代中国的孔圣人的高度,并且总拿他与另一位同龄人毛泽东相提并论(而且有意思的是毛也被抬到了圣人高度)。他较为公允地评判了梁漱溟的意义,作为一个思想矛盾体与实践矛盾体的结合,其存在本身便已反映出梁所生活的中国形势之错综复杂,因此选择内涵丰富的梁漱溟来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社会变迁、中西思潮在现代社会中的相互关系、”三农问题“、儒学与佛学在中国的(济世、救世)前景等大课题是非常合适的。艾恺认为梁漱溟和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都近似地统一于“实事求是”,诚哉斯言。

评分

一如读梁漱溟著作本身,皆是“满纸荒唐言”;儒粉的论断,总是令人笑掉大牙。

评分

以夹叙夹议的手法展现了梁的生平和思想,反映出梁著中看不到的相关争论和背景。三条线索:1,将梁的中国特殊论放在全球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反应这一思潮里来审视,指出其相似性。2,一直将他与毛泽东双雄并置,暗示中共的农村路线和手法都有乡建派的影子。3,用西哲视角梳理了梁对西方的认识,同时饱含宽容和同情,很难得。书末长长的资料目录令人肃然起敬。要说缺点,大概就是不懂儒学和佛学,没把握住梁漱溟的思想实质。而这正是此后梁在与他的对谈中一再着意强调的。

评分

我觉得这本书中虽然艾恺个人是从马克思与儒家不同入手的,但是材料和结论往往支持了马克思与儒家有着很相似的血缘关系的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