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 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他发表于1776年的《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使他终于享有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一个多月了,终于把《道德情操论》读了一遍,第一遍读,很难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还是要再读几遍。读书笔记很难整理,书的体系本来就非常完整。笔记只能化整为零,将自己读书时候的一些想法罗列一下。 朋友之间的相互同情 “不管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是怎样产生的,再也没...
评分 评分一直以来都知道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一本是《国富论》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的地位,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他在伦理学的地位,知道亚当斯密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道德情操论》对于亚当斯密的独特意义的人还是蛮少的。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在...
评分《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重要,其思想内涵远远超过了十本当代畅销而肤浅的经济学教材。它实际上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 在斯密那个时代经济学是不存在的,而斯密本身也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出版一本关于道德哲学的著作是再正常不过了,而成为现代经济...
评分第一篇 目标与哲学 人类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整体的繁荣,其本质是为了种群的进化。思想家选择合宜或者中庸作为人类行为的衡量标准。合宜的完美形式是正义,即制止我们伤害他人;中庸的完美形式是至诚,这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基础。本书以目标-手段的层级结构作为整本书的基本结构。书...
我没有能力对这样一本书说三道四
评分难以想象我在看《道德情操论》中度过了春节,特么的= =热爱学习热爱得把我自己都感动了= =
评分虽然没想象的那么晦涩难懂并且觉得有些语言很优美,但还是阵亡了不少脑细胞。有几章很赞同,是我追求的。
评分经济自由主义者通常只拣“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自私贪婪的富人不知不觉增进社会利益”(页230)这一句来说,却把整本书的精神给阉割掉了。当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斯密将人的道德诉诸于人内心那汲汲于求得其赞同、作为第三者的“公正”“中立”的“旁观者”(页158),也是远远不够的。鲍曼在《现
评分难以想象我在看《道德情操论》中度过了春节,特么的= =热爱学习热爱得把我自己都感动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