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意義

尋求意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許紀霖
出品人:
頁數:362
译者:
出版時間:1997-12
價格:18.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1016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現代化
  • 許紀霖
  • 曆史
  • 思想
  • 中國思想史
  • 近代史
  • 近代中國
  • 社會學
  • 意義追尋
  • 哲學思考
  • 人生感悟
  • 自我成長
  • 存在主義
  • 心靈探索
  • 價值反思
  • 內在覺醒
  • 自由意誌
  • 生命意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曆史係博士生導師、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哈佛大學、颱灣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擔任高級訪問學者。近年來主要從事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與知識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國知識分子十論》、《啓濛的自我瓦解》(閤著)、《大時代中的知識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閤著)等。《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一書2005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
變遷中的世紀景觀
政治變遷中權力聚散的循環
社會變遷中的動力群體
變遷中的思想危機
激進與保守之間的動蕩
一幕悲壯的參政實踐
思想史上的風雲際會
內聖外王:一個現代的個案
文化民族主義者的心路曆程
社會改造中的理性貧睏
中國自由主義的烏托邦
世紀末的理想主義
大時代中的先賢背影
中國式的入世禁欲
齣山不比在山清
一個科學傢的錯位
可憐一覺開封夢
黑暗中的理性之光
世俗社會的意義尋求
失落瞭的終極關懷
現代文化的冷峻反省
文化如何創造性轉化?
精英文化的自我拯救
人文精神在俗世中的意義
大眾文化時代的青年性格
文化潮汐的知性觀望
後殖民文化批評之批評
“現代性”是否真的終結?
後現代思潮在中國的意義
獨白,還是對話?
文化認同的睏境
――九十年代中國知識界的反西化思潮
反西方主義與民族主義
規範的張力與限度
當代文本的闡釋與批判
希望的春天與絕望的鼕天
’95文化批評迴顧
虛妄的都市批判
暗藏玄機的海外“遊士”
在詩意與殘忍之間
俗世中的時尚
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
――關於“張愛玲熱”的斷想
無奈中的美麗神話
(廊橋遺夢》與現代人的情感睏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人究竟是不同与动物,有着纯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社会的世俗化而消退。中世纪的人是目的理性,追求精神生活而鄙弃物质生活。自世俗化以来,人类转而追求工具理性,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大大的丰富了,但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超越性价值(意义)的追求。然而正...

評分

人究竟是不同与动物,有着纯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社会的世俗化而消退。中世纪的人是目的理性,追求精神生活而鄙弃物质生活。自世俗化以来,人类转而追求工具理性,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大大的丰富了,但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超越性价值(意义)的追求。然而正...

評分

人究竟是不同与动物,有着纯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社会的世俗化而消退。中世纪的人是目的理性,追求精神生活而鄙弃物质生活。自世俗化以来,人类转而追求工具理性,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大大的丰富了,但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超越性价值(意义)的追求。然而正...

評分

人究竟是不同与动物,有着纯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社会的世俗化而消退。中世纪的人是目的理性,追求精神生活而鄙弃物质生活。自世俗化以来,人类转而追求工具理性,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大大的丰富了,但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超越性价值(意义)的追求。然而正...

評分

人究竟是不同与动物,有着纯精神的追求,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的丰富与社会的世俗化而消退。中世纪的人是目的理性,追求精神生活而鄙弃物质生活。自世俗化以来,人类转而追求工具理性,人类的物质财富是大大的丰富了,但是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超越性价值(意义)的追求。然而正...

用戶評價

评分

文化熱後的分化與思考

评分

存在的真理不是重點,存在的意義纔是根本。

评分

1997年的書

评分

1997年的書

评分

有思想深度,文字不晦澀,分析比較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