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页数:17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7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9067187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四辑)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葛兆光
  • 历史
  • 文化
  • 中国历史
  • 国学
  • 古今中西之异
  • 中国
  • 中国思想史
  • 哲学
  • 历史
  • 传统文化
  • 经典著作
  • 古代思想
  • 儒家
  • 道家
  • 政治思想
  • 学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内容简介: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治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中国思想史(套装上中下册)》包括:《中国思想史(上册)》、《中国思想史(中册)》和《中国思想史(下册)》。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中国经典十种》等。

目录信息

上册 导论(上)  引言 思想史的写作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导论(下)  续思想史的写法  第一节 无画处皆是画  ……中册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第四编 主要徵引书目 后记下册 第一编 第二编 第三编 主要徵引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20世纪90年代,年轻一代学人葛兆光先生不满于传统精英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一般思想史的看法。葛兆光既不赞成哲学史即思想史,又不赞成传统中国思想史“可以包容哲学、意识形态、逻辑学说乃至政治、法律、科学”的包罗万象的写法,而且他特别反对把思想史写成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  

评分

——读思想史作品,最想看到的是思想的脉络和发生变异的背景。 葛老师的这本书,我现在终于读完了秦汉以前部分,感觉颇多。读第一部分方法论的时候,对葛老师的基本取向和要解决的问题我是赞同的,但实际书写内容和方式并不敢恭维。读完春秋战国部分,这种感觉尤深。整篇文章与...

评分

这本书也是刚刚看到第二册,偶有所得,暂记于此。我并不是一个学者,虽然曾经想做一名学者。拿消遣的意味看这种理论书,别有滋味。第一册,关于方法论,我想我看到了作者的一些苦心。中国的政治学在文革的时候被取消,虽然大家批周公的时候,苦学了一些法家知识,但中国古代...  

评分

我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中发现了史学大家作品的特点:其一,他在引经据典时的细致和大胆,足以见得作者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倒不一定非得证明自己有何等渊博的思想。其二,他的作品介于或者是错综于国学,史学,考古学,甚至哲学之间,他必须找到自我的核心部分,才能使...  

用户评价

评分

刚刚读完第一卷,很不错,接下来的两大本不知何时能读完呀

评分

中国学生总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可是这种自信除了建立在中国人了解中国人的不当假设上,和从课本上得到的那些未加批判已被重新建构的知识上之外,毫无根据可言。这三本厚书我看完了上中两部,涤荡了我那些粗鄙的、模糊的、想当然的知识。

评分

导言部分有些意思,作者受《知识考古学》影响颇深

评分

其实,在略略翻完这个以七世纪为中的分期,以及对各个时期思想特征的把握来看,作者的视域还是相当宏大的,毕竟所涉太广,所以不可能获得全部的同意,用他自己所习惯的话语、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把各个时期的用哲学史文学史所无法展现的重点描绘出来,已经足够完整

评分

虽然山爷对葛兆光的学术不以为然,尤其是他认为西周对商朝制度的承传大于变革。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葛兆光的这本书。下册没有勇气,也没有学力读下去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