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变革

历史与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定剑
出品人:
页数:446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17974
丛书系列:中青年法学文库
图书标签:
  • 蔡定剑
  • 法学
  • 法制史
  • 法律
  • 政治
  • 历史
  • 新中国
  • 法理学
  • 历史
  • 变革
  • 社会变迁
  • 文明发展
  • 政治制度
  • 文化演进
  • 时代特征
  • 思想演变
  • 历史进程
  • 变革动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小传

蔡定剑,江西新建人。1983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

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5

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

大学法学院进行讲学、研究。主

要从事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

践、宪政的理论与实践、人民代

表大会与国外议会制度、选举

制度等方面的研究。现任职于

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著作

有:《国家监督制度》(1991)、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92)、《中国议会一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1995香港)、主编

《中国宪法精释》(1996)等著

作。在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

发表论文、评论130余篇,其专

著和论文曾多次获全国性大

奖。1995年获中国杰出青年法

学家提名奖。

目录信息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篇 摧毁与创建(1949-1957)
上篇:摧毁旧日法统创建新法制
一、摧毁旧法统
二、法制创建的历史、理论背景
三、临时宪法及其立法制度
四、民主建政
五、司法机构和司法队伍的建立
六、司法改革运动
七、行政法制机构的创建
八、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
九、实施婚姻法运动
下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法制发展
一、全国普选和新政体的建立
二、五四宪法的制定及其内容
三、新宪法下的立法体制及成就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发展
五、司法制度进一步健全
六、行政监察和行政法制工作的完善
七、政法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八、“八大”提出完备法制
第二篇 停滞与毁灭(1957-1976)
一、剧变的政治风云
二、“反右”和右派的政治法律观点
三“以党代法”的形成
四、“要人治,不要法治”
五、法制建设开始凋敝
六、阶级斗争加剧下的法制重提
七、全面荡涤法制
八、“文革”第一法――《公安六条》
九、一九七五年修宪
第三篇 重建与发展(1976-1997)
一、过渡时期的宪法和法制
二、痛切历史、重视法制
三、新时期法制的重建
四、“两案”审判
五、法制发展的基石――八二宪法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
七、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八、选举制度朝民主化方向迈进
九、司法制度健全和完善
十、行政法制工作大发展
十一、行政监察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十二、律师制度恢复和在改革中发展
十三、法学教育和研究盛况空前
十四、全民普法运动
十五、依法治国的确立
第四篇 回顾与反思
一、革命与法制
二、阶级斗争与法制
三、苏联法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四、政策与法律
五、权力与法律
六、运动与法制
七、党与法制
八、法文化与法制
九、计划经济和身份社会与法制
十、几点经验教训
第五篇 危机与变革
一、危机发生的背景
二、法制建设的深刻危机
三、法制的进化规律
四、中国法制的改革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评分

(一)第三篇“重建与发展(1976-1997)”的写作思路: 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种错觉,如果单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感觉中国好像是在78年之后才正式建国的。那么76年文革结束,为什么会走向法制? 文革之后的当权者如叶剑英、邓小平、彭真都表示需要法制。当然,他们说的法制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远见与卓识

评分

远见与卓识

评分

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就喜欢上蔡定剑教授了……

评分

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潜移默化的沿袭。蔡老此文中最精妙的也在于对当下各种法律文化、法律思维寻找历史痕迹的阐述,对过去思维的继承似乎一直在干扰着我们理性的评价法律,然而,蔡老是一个例外。虽然,本书并未对法律、法制等概念做出描述,但是,通过建国以来各历史阶段对法律的解读,以及最后部分对法制完善的论述,已然很清晰的显露出作者对法律和法制的判定与西方法律文化相吻合,这是对法制历史作分析和评价的参照系。对法律概念和理念的误读、再次误读的现象以及原因的分析都十分精彩。

评分

远见与卓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