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2003-2007年被借调到香港中联办做研究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6年)和法学博士(199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和宪政理论,著有《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奶奶)、《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法律出版社,2006年)和《超越法学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立法者的法理学》(三联书店,2007奶奶)等。译著有《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三联书店,1997年)等。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是作者对香港以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他想追问的是“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全书共13章,从2007年第9期开始以“香江边的思考”为副题在《读书》不定期连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8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其中的一部分以《中国香港:文化与政治的视野》为书名结集出版。
与自由主义者相比,新左派一直在现实情境下研究具体的问题,寻找历史的出口。强世功此书主要从历史和法理角度审视香港对国家政治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香港能否成为国家转型的出口和津钥?这与黄仁宇所强调的港台问题对国家文明的重大机遇不谋而合。纵贯中国历史,边缘...
评分在反思中国政治治理理念建构方面,强世功也做了许多理论梳理和建构。应该说,“一国两制”制度是中国执政党的伟大创造,这种创造具有高度的政治想象力和魄力。“在香港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超越了现代西方的政治治理论。是在最深层的思考上延续了儒家传统的天下观念,这种“...
评分这本书虽是法学学者所写,但却不是有关基本法的学术著作。正如书名副标题所谓“政治与文化的视野”,强从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不同于香港本土学者和其他大陆学者的香港叙事。毫无疑问,本书充斥着意识形态争论和反西方的冷战思维,这些都源于...
评分近日,因中央政府发布白皮书在香港引起的争议很多。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这种争议和纷争,而不仅仅局限于港怂这种流于愤怒的表述,其实并不那么容易。 强世功的这本《中国香港:文化与政治的视野》,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香港。正如作者所言,是从中国的视角看香港,因此...
评分就在今年11月份,笔者在香港看到许多媒体对当时香港非法占中负责人欲搭乘飞机赴京请愿而被注销回乡证的评论文章,不乏对一个国家中公民为何存在一条人为阻隔的边境线、为何被区别对待而丧失国家(大陆)赋予的公民权利的拷问。当然,这些时评都很短,目的也在于吸引受众,...
两星不能再多了。关于香港资本主义、“左派”涵义、中国国家性质的论述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在对香港历史和制度进展的探讨中忽略了香港形成的繁荣大众文化。也正因如此,“九龙寨城”成为他笔下英国特意操弄的“落后与愚昧”的象征,却忽略了九龙城寨作为集体生活体验对香港人的意义。将香港议题放置于中国历史宏观发展脉络下探讨自有其优势,却也将中央治港的最大局限展露无遗。“肥彭”彭定康喜食泰昌饼家,展现的是殖民者对于子民日常生活的喜爱与尊重;而中央对香港大众文化一无了解;而无尊重;更无关切,无法培育与香港民众的感情,又如何让统治技艺得到施展?强老师终究是一个学院派的学者,他并没有对香港大众文化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当然,港民游行的时候举着有他名字的牌子也不为过了。
评分强世功这么SB,纸月知道吗?
评分舔菊为生啦,还要卖书干嘛
评分这本书是我所读过的对于香港问题分析最为深刻犀利到位的书。强世功教授从政治哲学,历史背景,世界局势,地缘政治等角度综合分析了香港从一国两制思想来由,港英政府管治技艺,中英谈判及基本法制定历程,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政治手腕及其后对香港与中国的影响,从而使我能更深刻的理解当今香港政治生态,他们对英国的眷恋,对国家与自我的迷失。放在大历史背景上看,现在的本土崛起,占中争普选,以致于港独的分离主义思潮皆根出有缘,不过是之前政治争拗与布局的延续。如书中所言:历史大部分由悲惨和苦难构成,而这悲惨与苦难是由骄傲,野心,贪婪,复仇心,淫欲,叛乱,虚伪,无节制的热情和所有一连串的欲望带给世界的。
评分舔菊为生啦,还要卖书干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