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学术表微

百年中国学术表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严寿澂
出品人:
页数:4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
价格:5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944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经学
  • 思想史
  • 严寿澂
  • 經學
  • 近代史
  • 學術史
  • 古今之变
  • 中国学术
  • 百年历史
  • 学术研究
  • 中国近代史
  • 史学
  • 文化
  • 思想史
  • 社会发展
  • 学术史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余年来,西力东侵,中国文化随之丕变,每下而愈况。学界中人,大多以西人之见为准绳,对旧有的种种,批判指责,几乎不遗余力。绵延二千年之经学,自以例外。民国以来新学术体制下的主流一派,认为经学对于社会人生,已无意义之可言。即便是治经学者,亦视之为已陈的刍狗,只堪陈列于博物馆中,供后人凭吊。以彼等之见,所谓治经,不过考订而已,于是非热衷于辨伪,即埋首于训诂。另有一派,则以取自西方某家的新说衡量中国过去的一切,所作经学研究,既无旧时经师的博通,又乏新式考订家之细密,于注疏家之说乃至经书本身,人之未深,即先行挞伐,必欲将前人看重之物扫除净尽而后快。总之,凡中国旧说,与西方思想或理论不合者,一概看成无价值,乃两派之所同(不同家数者,其奉为圭臬的西说固自不同,但就宗奉西说而言,则二者无异)。

作者简介

严寿澄,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现执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及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宗教学院经典诠解研究所(Institute for Signifying Scriptures)特约研究员。治学领域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与古典文学,旁涉政治思想及宗教学。近年刊有专著《近世中国学术思想抉隐》(上海人民出版社)、《近世中国学术通变论丛》(台北:编译馆)、《诗道与文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经术与救国淑世--唐蔚芝与马一浮
一、引言口
二、唐蔚芝经术观述略
三、马一浮经术观述略
四、余论
《史微》要旨表诠
一、六艺诸子统于史
二、孔子与史统
三、经今古文之辨
四、治经之道
五、诸子与六艺
六、结语
「信古天倪」--陈鼎忠治经要义诠说
一、序说
二、尊经信古
三、辨章学术
四、儒效引义
五、后案
今文学之转化--吕思勉经学述论
一、六经与孔门
二、今古文之辨
三、五经各论
四、后案
读杨树达《春秋大义述》
一、序说
二、朴学家经世之作
三、夷夏之辨非国族主义
四、爱国、重民与仁义法
五、儒家政治思想根本义:是非
善恶之公
六、正己与礼让
七、正变与权
八、亲亲与天下马公
九、余论:仁心不容已与大同境界
经通于史而经非史--蒙文通经学
研究述评
一、叙说:为学宗旨及前后三变
二、文化三系与周秦学术:
三、两汉今古学与晚周之学
四、今文学与秦汉之际新儒家
五、后案
王官学、私家言与历史大传统--钱宾四经学观指要
一、古代学术分野:王官学与私家言
二、孔子与《春秋》
三、经学今古文之辨
四、经学、儒学与历史大传统
五、余论
刘咸忻经学观述略
一、认识六经本体
二、统合经、子与儒、道
三、经今、古文学论衡
四、治经要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是書大有可觀者,唯對所謂“普世價值”(這本是神學詞彙)過分推崇,對民族主義或國族主義過分貶低和批評,這是此書一大遺憾,也是作者對經學認知的一大遺憾。這可能跟作者出生上海,後又遊學西方,且就職耶教神學學院比較神學研究所有關。

评分

是書大有可觀者,唯對所謂“普世價值”(這本是神學詞彙)過分推崇,對民族主義或國族主義過分貶低和批評,這是此書一大遺憾,也是作者對經學認知的一大遺憾。這可能跟作者出生上海,後又遊學西方,且就職耶教神學學院比較神學研究所有關。

评分

是書大有可觀者,唯對所謂“普世價值”(這本是神學詞彙)過分推崇,對民族主義或國族主義過分貶低和批評,這是此書一大遺憾,也是作者對經學認知的一大遺憾。這可能跟作者出生上海,後又遊學西方,且就職耶教神學學院比較神學研究所有關。

评分

百餘年來,西力東侵,中國文化隨之丕變,每下而愈況。學界中人,大多以西人之見爲準繩,對舊有的種種,批判指責,幾乎不遺餘力。綿延二千年之經學,自亦難以例外。民國以來新學術體制下的主流一派,認爲經學對於社會人生,已無意義之可言。即便是治經學者,亦視之爲已陳的芻狗...  

评分

百餘年來,西力東侵,中國文化隨之丕變,每下而愈況。學界中人,大多以西人之見爲準繩,對舊有的種種,批判指責,幾乎不遺餘力。綿延二千年之經學,自亦難以例外。民國以來新學術體制下的主流一派,認爲經學對於社會人生,已無意義之可言。即便是治經學者,亦視之爲已陳的芻狗...  

用户评价

评分

改名叫“经学史编”或者“经学人物简介及著述提要”大概更恰当一些。

评分

非常好看,写的真好。。。

评分

非常好看,写的真好。。。

评分

非常好看,写的真好。。。

评分

还可以,但作者对经学的理解不太对,这是本中国学问人物简介而已,书名跟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关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