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何以可能的?这是社会学大师齐美尔追问的问题。而这本书无疑是回答“中国社会是何以可能的”一本经典。不在于答案的可信与否,关键是给人诸多启发。整本著作中,论点最精当、论据最充分、论述最严密的首推吴晗的《论绅权》,从魏晋门阀制度到北宋考试制度,再到元朝之后的军法治臣,吴晗一步一步将绅权与皇权从共存、共治到降而为奴役的过程剥丝抽茧揭露无遗。对历史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但是,几篇文章读下来,字里行间也隐隐透出吴晗对自由知识分子的仇视和轻蔑,说古代那些热衷于维护自身财产和特权的士大夫,用今天的名词来讲,就叫做自由主义者。
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义乌人,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后不得已在狱中自杀,家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费孝通([1]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社会是何以可能的?这是社会学大师齐美尔追问的问题。 而这本书无疑是回答“中国社会是何以可能的”一本经典。 不在于答案的可信与否,关键是给人诸多启发。 此书,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首先,同一文化下相關聯的知識被分爲【技朮知識】和【規範知識】兩類 /*VS.哈貝馬斯的“勞動與相互作用”*/,前者是人同自然打交道所得,後者是人與人打交道所得。人與人之間的規範需要有類似于權威的存在來維持,掌握規範知識的人便成了這種權威。 同時,由於生產力低下,從事...
评分 评分1.以今天的水平来看,本书略显粗糙,从行文到论证都很业余。完全不能和同时代的民国其它大作齐平。 2.40年代的作品写出了60年代的味道,但又保持着典型的30、40年代二流史学大、空、泛的特征。你可以说这是一本好书,但如果把它捧到“宗师级”,我就觉得可笑了。 3.这可能就是...
评分这本书在研究生一年级时候粗略读过一次,时隔4载,再度读罢此书,有了更多的感受。 第一,费孝通与吴晗的观点差异并不明显。 费老的观点郑也夫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归纳,那就是皇权的独享性、知识分子以及政统和道统。费老的观点虽然引申至先秦、秦汉,并精彩地解读了《论语》...
虽是小册子(论文集),但也是费老的研究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又见费老搭结构的能力,总体而言整个小册子意识形态痕迹明显。
评分经中二推荐阅读此书,感觉不如乡土中国论证那么系统,质量参差,有的是扎实建立在一步一步的推理上的,有的则给人感觉像是先有观点后往里填例子,比如吴晗那篇。这书读完了还是挺有收获的,禁不住继续好奇,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强行打破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政治结构(从上到下)会不会改变,或者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因为在地方绅权给人感觉十分稳定,且有秩序。这些都在后来被硬生生地破坏掉了,今天的农村结构应该与绅权时代没啥承继关系。所以很好奇今天的农村是由谁来主持秩序的,村里最有地位的那个人吗?可是谁是村里最有地位的那个人呢?村干部还是家业最大的那个人?
评分虽是小册子(论文集),但也是费老的研究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又见费老搭结构的能力,总体而言整个小册子意识形态痕迹明显。
评分100年后,皇权与绅权形已非,意尤新
评分围绕“皇权”是否受到“绅权”的制约,绅权在历史中的的产生、变迁来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