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浦康平[SUGIURA KOHEI]
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亚洲设计研究所所长、名誉教授。
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
1955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
1964年至1967年任德国乌尔姆(ULM)造型大学客座教授。
1970年起开始书籍装帧设计,创立以视觉传达论、曼荼罗为中心展开亚洲图像、知觉论和音乐论的研究。
多次策划介绍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相关书籍的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象形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颇大。将亚洲传统的神话的图像、纹样、造型的本质形容成“万物照应的世界”,见诸多部著作。
1971年获第二届野间出版文化奖,1982年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奖,1997年获每日艺术奖,1998年被授予日本国家紫绶带勋章等。
2006年开始在北京、深圳、南京、成都举办“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展”。
主要著述:
《日本的造型、亚洲的造型》(三省堂);《造型的诞生》《生命之树 花的宇宙》(以上NHK出版);《吞下宇宙》(讲谈社);《叩响宇宙》(工作舍)。编著:《视觉传播》《亚洲的宇宙观》《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祝祭》等;设计作品集:《疾风迅雷——杉浦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TransArt)《杉浦康平 脉动的书——设计的手法与哲学》(武藏野美术大学)等。
设计师的东西,还是得看作品,看书感觉就是个大忽悠,把东亚早期哲学和图形往自己的理论里套,西方人容易陷入东方神秘主义的陷阱里,看来这个设计师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梵文,金文,印度教,克利须那都来了我也是跪了,利用了古东方的智慧和图像,就这么简单,但是没必要把理论...
评分在设计中深深的使用了亚洲的文化,但是用的如此精妙。每次看,都会觉得有意思,一度放在床头,想起来就翻翻。一本这样小书,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因为,他蕴含了太多的内容,大概非专业的人,会有些不知所云吧。但静心看下来,总会有收获。 是我,知道的,书籍设计中使用亚...
评分在《造型的诞生》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到了造型的释义,即“通过五官感觉捉到的物体形态”,并说是“显露于外表的姿态、外形”和“一定的形式”。这个解释对常人来说,真的够直白通透,让人很自然地生出许多关于造型的联想。待到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就觉得这看似平凡的定义竟...
评分这本书我看了一点点 就完全看不下去了 当初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 有那么有神秘感 虽然看不懂 但还是很用力的看了点 发现 还是不大有 耐心看下去 所以就决定摆在书架上做装饰 老实说这书我要看的懂的话 肯定会说很好的
评分在设计中深深的使用了亚洲的文化,但是用的如此精妙。每次看,都会觉得有意思,一度放在床头,想起来就翻翻。一本这样小书,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 因为,他蕴含了太多的内容,大概非专业的人,会有些不知所云吧。但静心看下来,总会有收获。 是我,知道的,书籍设计中使用亚...
直白点讲,这本书就一个观点:造型来源于以人自身为中心的生活中,造型存在于自身的任何细节中。我们自己看到听到感知到的,看的多了,也就有了一些规律出来,这就形成了造型,然后再套用到各个细节,总有他们的归属地。怎么感觉跟管理学那么像呢。
评分字体设计
评分直白点讲,这本书就一个观点:造型来源于以人自身为中心的生活中,造型存在于自身的任何细节中。我们自己看到听到感知到的,看的多了,也就有了一些规律出来,这就形成了造型,然后再套用到各个细节,总有他们的归属地。怎么感觉跟管理学那么像呢。
评分这本好多吸引人的东西~~
评分刚出版的时候还年轻,读不懂,读懂了的时候,停版了...试图在香港找,没找到。特别喜欢这本书,和衫蒲康平的“设计哲学”。或者是说用哲学来做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