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著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洪天富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109171
丛书系列: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
  • 汉斯•贝尔廷
  • 艺术理论
  • 现代主义
  • 贝尔廷
  • 德国
  • 文化研究
  • 现代主义之后
  • 艺术史
  • 后现代
  • 视觉文化
  • 当代艺术
  • 风格演变
  • 批判理论
  • 文化研究
  • 艺术批评
  • 身份建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不仅意味着今天的艺术看上去已经截然不同,还意味着我们的艺术话语已转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假设可以确定地说它选择了某个方向的话。

以此为开端,汉斯•贝尔廷在这个千禧年结束之际对艺术和艺术史做了一次精妙的反思,而他所倚赖的基础便是他更早期那部大获成功的《艺术史的终结?》。贝尔廷“以对艺术本质作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创理论而闻名”(《经济学人》),这一次,他审视了今天的艺术是如何被创造出来、被人观看并受到诠释的。他指出,当代艺术已经挣脱了艺术史为它构建的框架,并呼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和书写艺术。本书中,他亦毫不费力地在当代热点问题(全球和小众艺术的兴起及其对西方艺术史造成的影响、装置和影像艺术、陷入困境的艺术博物馆体制)和长久以来一直居于艺术史定义核心的老问题(如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对立,以及艺术史中现代主义之初创等)之间转换。

通过这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贝尔廷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今日视觉艺术领域最具独创性且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

“贝尔廷以创造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双线故事,手法堪称高超,并通过种种隐喻和意象解释并丰富了他的故事。”

——爱德华•博康,《法兰克福汇报》(德文版书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汉斯•贝尔廷 (Hans Nelting)卡尔斯鲁厄设计学院的艺术史及媒体理论教授。其著作包括《艺术史的终结?》《相似与在场:艺术时代之前的图像史》《隐形的杰作》等。

译者简介:

洪天富 1934年生,北京大学西语系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诗人冯至教授。主要译著有《儒教与道教》《歌德谈话录》《亲合力》《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卡夫卡和现代主义》等。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1
序言/1
第一部分 以当代为镜看现代派
1 艺术或艺术史的尾声?/3
2 艺术史的终结与今天的文化/12
3 艺术评论作为艺术史的问题/39
4 现代派的不受欢迎的遗产:风格与历史/50
5 对现代派的迟到的崇拜:“文献展”与“西方艺术”/66
6 西部艺术:在战后现代派中美国的干涉/77
7 欧洲:处在艺术史分裂中的东西方/101
8 世界艺术与少数派:艺术史的一种瓿地理学/115
9 以大众文化为镜:艺术奋起反抗艺术史/132
10 媒体艺术里的时间和历史的时间/150
11 新博物馆里的艺术史:寻找自己的面孔/186
第二部分 艺术史的终结?
1 今天的艺术体验和历史的艺术研究/223
2 今天的艺术中的艺术史:告别与幽会/227
3 艺术史作为叙事模式/237
4 瓦萨里和黑格尔:早期艺术描述的起始和终结/245
5 艺术科学与先锋派/257
6 艺术研究的新老方法:一门学科的游戏规则/273
7 艺术史或是艺术作品?/295
8 媒介史与艺术史/312
9 作为虚构的现代艺术的“历史”/324
10 后历史中的现代派和当代/339
11 《普洛斯彼罗的书》/372
第二版后记/38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艺术的终结同艺术史的终结,是以文本结构和框架建构艺术家图景方式的放弃。而这种对于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活动的想象,尽管某种程度上的确让“往昔复活”。但新艺术史质疑的就是这种叙述方式下,即这种框架下,对于艺术本质的背离。艺术在重审当下,而艺术史却在构建想象,尽...  

评分

很有趣的图书,谈论着艺术,还有两位策展人的评论,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讲述。期间穿插了部分的图片,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图书对波普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等等进行了描述,让读者来理解、领会艺术发展出来的的新门类。 对我来就,感觉难度大了些,理解起来比较困...  

评分

两个注释问题: P297 原文:“作品的现实不同于一种风格和观念的大型历史虚构,杜尚以那次永远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即把现成品(Readymades)改换成作品,从而讽刺了作品的现实。这个论点不仅在于,现成品是日用品……” 译者对杜尚那次行动的注释:“指在...  

评分

既有人问了我什么是艺术之后,我谦卑而满怀敬意地欣赏了杜尚的《泉》,一时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入冬的济南—在灰黄色的霾中既看不清又寸步难行…… 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只是从商店买来,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  

评分

既有人问了我什么是艺术之后,我谦卑而满怀敬意地欣赏了杜尚的《泉》,一时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入冬的济南—在灰黄色的霾中既看不清又寸步难行…… 所谓《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只是从商店买来,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这个现成品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什么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启蒙—艺术,18世纪艺术哲学,19世纪艺术史,20世纪现代派(战后美国后现代,大众化)

评分

艺术史与艺术家、艺术家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和谐的,艺术史意识的产生是启蒙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把人类的对象乃至本身编织到可以说得过去的话语中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冲动,这种冲动由科学成果带动。

评分

语义不通,没法读

评分

慢慢读了两个月吧,啰嗦……现在是post-everything的时代了,“第三种”或“第十八种”艺术史都很可能同时被书写……(这种书没有索引算怎么回事?

评分

“一种具有内在逻辑且喜欢描述时代风格及其变化的艺术史的主导形象失灵了:一种被理解为享有自治权的艺术史的内在统一性越是崩溃,它就越发化为文化和社会的整个周围的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