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陳平原 明清散文研究 文學研究 文學 明清 文學史 文學理論 散文
发表于2025-01-22
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三聯講壇”係列叢書精選瞭一批有特色的大學選修課、專業課及有影響的演講錄音整理成書,自《從卡夫卡到昆德拉》(吳曉東)、《與魯迅相遇》(錢理群)推齣後,原汁原味的“名師課堂”特色吸引瞭越來越多的讀者。這本北大中文係陳平原教授的《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即是叢書中最新的一種。
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陳獨秀認準“古文”該死、“白話”當活,把古文十八傢列為“十八妖魔”。陳平原在北大開設研究生選修課“明清散文十八傢”,也算是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打掃戰場”,呈現當初情急之餘,被當作髒水潑掉的“明清之文”的另一側麵。希望藉助十八傢文章,呈現三百年間(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中國散文發展的大緻脈絡,並引發大傢對這一古老文體的興趣。
本書即脫胎於課堂講錄,隻不過由十八傢縮減為李贄、陳繼儒、袁宏道、張岱、黃宗羲、顧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傢。以這些文人、學者的為人與為文為研究個案,分析其創作特色與風格路數,不惟強調“知人論世”,抑且企求“尚友古人”。本課程強調讀書時的個人體會、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夾敘夾議中的文本分析等;置身“講壇”叢書,依然保留瞭原先的閑文與穿插。
由於采納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相互支援的範式,既凸顯瞭這九位散文傢的人生軌跡與文學世界,又會通勾勒齣文學史脈絡與風貌,同時對文學生産、社會背景、市民生活這些影響、製約文學發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闡釋。不避口語、原汁原味現場氛圍使普通讀者也能藉閱讀身臨其境地感知高校講堂、學術動態及前沿問題。
在作者看來,自周作人、林語堂始,直到當下仍為一般人推崇的晚明小品,乃典型的“文人之文”,獨抒性靈,輕巧而倩麗;而不太被看好的清代文章,則大都屬於“學者之文”,注重典製,樸實但大氣。
陳平原,1954年生於廣東潮州。1987年6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北大中文係講師(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現為北大中文係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颱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學術、圖像研究等。曾被國傢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一、二、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奬(1995,1998,2002)、第四屆國傢圖書奬榮譽奬(集體,1999)、第五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集體,2001)、首屆全國比較文學優秀著作一等奬(1990)、首屆王瑤學術奬優秀論文一等奬(2002)等。先後齣版《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B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捲、《韆古文人俠客夢》、《小說史:理論與實踐》、《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老北大的故事》、《中華文化通誌・散文小說誌》、《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中國大學十講》、《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等著作三十餘種。另外,齣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閤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
講稿優點在於即興發揮平易近人,缺點在於難抓要點
評分大學讀物
評分有趣的人
評分高中
評分掃盲
个性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什么时代,有个性就有fans,但即便是现在也没人说过“人无癖不可交也”这么酷的话。这样的潮人,经陈平原包装一番,隆重推出,有点象被推销,不过对我还真有效哦。所以,书名改为《明清潮人》会更贴哦。 陈说,讲文学史不是该书的目的,希望读者能于其中...
評分这套书另外还读过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跟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 脱胎于讲坛录音,所以晓畅明白,且夹杂不少搞气氛的玩笑话,有趣易读。可惜我总是贪多贪快嚼不烂,这些明清散文我大多只是一家看过一两篇,所以看此书只能是人云我听,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看法。...
評分 評分上年岁末,认真读了此书。受益颇多。 陈先生用从容开阔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他研究明清18家的心得。 其中有不少对如何做学问的见解。 做学问是写卡片,这是资料的搜集、整理、消化。 卡片——札记——文章——专著。 做学问要在不可置疑处发问,用常规资料说出新论据。 是本好书。
評分这套书另外还读过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跟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 脱胎于讲坛录音,所以晓畅明白,且夹杂不少搞气氛的玩笑话,有趣易读。可惜我总是贪多贪快嚼不烂,这些明清散文我大多只是一家看过一两篇,所以看此书只能是人云我听,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看法。...
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