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

中华史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李定一
出品人:
页数:5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705076
丛书系列:究竟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通史
  • 李定一
  • 中国史纲
  • 中国历史
  • 中国史
  • 通史
  • 经典
  • 历史
  • 中国
  • 通史
  • 文化
  • 文明
  • 古代史
  • 典籍
  • 思想史
  • 社会史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华史纲》(李定一著),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作品,当代华文世界公认最佳的国史经典著作之一,集严谨、独到、激情、朴实于一书,乃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史佳作。

(1)港台权威国史读本——深受读者与学界好评,不可错过的国史佳作!

(2)既彰显民族自信、又保持客观中立。——比钱穆《国史大纲》更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更有趣。兼具客观中立与民族文化自信。

(3)一部专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绝非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庸著。作者减除与今无关的话题,较少直接引用史料而改用现代文体表达,尤其关注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

(4)深具独创性,而非仅是汇编主流观点。——对诸多重要的人与事,李定一皆有新鲜论断。如:“中华世界”概念、废除帝王年号、秦皇、汉武、王莽、曹操、孝文帝、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之高下、五胡乱华与蒙元满清之异同、近代中华衰弱原因、太平天国与湘军之比较、清末教案原因、义和团反思、维新与革命之关系等等,都有独特论断,足为文史爱好者及研究者潜心细品。

(5)李定一教授:是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几大名校的历史学泰斗。——除了融通中国通史,对中国近代史、中美外交史亦有深入研究。

内容简介

【一部严谨独到、朴实优美的通史佳作】

《中华史纲》(李定一著),是著名历史学家李定一教授的代表作,也是港台近几十年来最为严谨的国史著作之一。书中独特思辨的史观,简洁朴实的语言,相比一般故作高深、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内容跨度从史前传说时期直到辛亥革命为止,记叙了几千年来中华世界的政治和文明之变迁。李定一教授的出发点,是要创作一部“针对当代现实,适合普通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使读者可以快速、清晰地了解本民族之国史,以略尽国民之文化义务。

作者简介

李定一(1919~2002),字方中,重庆铜梁人。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赴欧美研究,1953年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1963年赴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1975年返台,任教于政治大学历史系研究所。

著、译、编有《中国近代史》《中美早期外交史》《中美外交史》《中国近代史论丛》(与吴相湘、包遵彭合辑)《俄罗斯源流考》《世界史纲》《中华史纲》等。

目录信息

《中华史纲》目录

☆ 第一编 中华民族文化形成时期
第一章 蒙昧时期/ 3
第一节 神话——先民心目中的“历史”/ 3
第二节 五帝——传说时期/ 9
第二章 三代——历史的肇始/ 17
第一节 夏代(前2183- 前1752)/ 17
第二节 殷商(前1752- 前1111)/ 20
第三节 西周(前1111- 前770)/ 29
第三章 春秋时代(前770- 前481)/ 38
第一节 霸政的兴起——齐桓公/ 38
第二节 霸政的发展/ 43
第三节 各国的变化/ 47
第四章 战国时代(前469- 前221)/ 51
第一节 战国变法图强/ 51
第二节 诡谲的国际斗争/ 56
第三节  社会的激剧变动/ 61
第四节 孔子——民间讲学的创始者/ 63
第五节 百花齐放——诸子百家/ 70
☆ 第二编 中华世界之创始与发展
——秦汉三国与魏晋(前221-316)
第五章 “中华世界”的创始/ 81
第一节 秦王政时期(前246- 前221)/ 81
第二节 秦始皇时代(前221- 前210)/ 86
第三节 对秦始皇的评论/ 89
第四节 复古与维新的斗争(前209- 前202)/ 95
第六章  中华世界的确立与发展/ 101
第一节 大一统局势的奠定——文景之治/ 101
第二节 武帝的兴革/ 105
第三节 中华世界的巩固/ 110
第四节 王莽兴起的背景/ 114
第五节 王莽时代——一个理想的破灭/ 118
第七章 衰颓时期(25-220)/ 125
第一节 光武帝的政策/ 125
第二节 黯淡迷惘的士风/ 128
第三节 外戚宦官与名流/ 134
第四节 长期分裂的前奏/ 137
第八章 大分裂的序幕/ 142
第一节 曹操的志事/ 142
第二节 三国的人物/ 147
第三节 三国鼎立/ 153
第四节 统一的幻梦——西晋/ 157
第九章 中华文化概述/ 161
第一节 农业情况/ 161
第二节 工商业发达/ 165
第三节 学术与科技/ 168
☆ 第三编 新陈代谢时期
——“五胡乱华”与南北朝(316-589)
第十章 大动乱局势(306-439)/ 175
第一节 西晋边境的情势/ 175
第二节 匈奴称雄时期(306-349)/ 179
第三节 羌族称雄时期——苻坚/ 183
第四节 北魏的统一/ 188
第十一章 江南的开发与繁荣——东晋/ 192
第一节 南渡后的政局/ 192
第二节 东晋的北伐/ 198
第三节 南朝的政局/ 202
第四节 新天地中的旧文化/ 211
第十二章 旧文化的再生/ 218
第一节 孝文帝的华化/ 218
第二节 中原的分裂/ 224
第三节 新民族的旧文化/ 230
☆ 第四编 中华文化之定型
——隋唐与两宋(589-1276)
第十三章 辉煌的唐代/ 239
第一节 大一统盛世的前奏/ 239
第二节 唐初的政局/ 246
第三节 由盛而衰的经过/ 254
第四节 唐代之衰亡/ 262
第五节 中华文化的广播/ 270
第十四章 唐代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277
第一节 唐代的经济社会/ 277
第二节 唐代的文化/ 282
第十五章 国势式微时期/ 289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概况/ 289
第二节 宋代开国的政策/ 295
第三节 变法图强/ 302
第四节 南宋的苟安/ 309
第十六章 两宋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316
第一节 宋代的经济社会/ 316
第二节 宋代的文化/ 321
☆ 第五编 中华文化之发展
——元明清之长期统一(1276-1842)
第十七章 元明两代之大势/ 331
第一节 蒙古人统治中国/ 331
第二节 明太祖开国政策/ 339
第三节 明初政局/ 346
第四节 明政之衰与张居正之改革/ 352
第五节 明成祖的海外发展/ 362
第六节 元明两代的文化/ 367
第七节 明代之衰亡/ 375
第十八章 大清帝国/ 381
第一节 一统中华/ 381
第二节 清初的统治/ 387
第三节 由盛而衰之历程/ 393
第四节 早期中外关系/ 402
第五节 中西文化交流/ 410
第六节 清代的文化/ 421
☆ 第六编 中华世界的没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2-1911)
第十九章 西方势力的入侵/ 431
第一节 鸦片走私问题/ 431
第二节 鸦片战争/ 437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444
第四节 大清帝国的解体/ 452
第二十章 全国大动乱/ 464
第一节 太平军的勃兴/ 464
第二节 太平军的政略/ 473
第三节 满汉政权的转移/ 482
第二十一章 自强运动/ 493
第一节 “师夷之长”的发端/ 493
第二节 基督教再度传播/ 502
第三节 自强运动的阻碍/ 509
第四节 第一次中日战争/ 518
第二十二章 救亡运动/ 530
第一节 开民智运动与百日维新/ 530
第二节 义和团/ 544
第三节 辛亥革命/ 551
第四节 国民革命之顿挫/ 55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历经了多次政权制度的变革,朝代的更迭,成为现代世界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华史纲》呈现着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从中华民族形成到辛亥革命,将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层层剥茧,探究中国的华丽蜕变。 作者李定一,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师从与...  

评分

读完全书有几处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唐室以胡汉混血,自是对天下各族一视同仁,加上隋唐两代的发展国力强盛,于是引得万邦来朝,长安更是汇集了世界各种人种及宗教,唐皇“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使胡汉及外国人地位平等,政治开明,于是经济发达,更是被各国尊为天可汗。唐...

评分

读完全书有几处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唐室以胡汉混血,自是对天下各族一视同仁,加上隋唐两代的发展国力强盛,于是引得万邦来朝,长安更是汇集了世界各种人种及宗教,唐皇“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使胡汉及外国人地位平等,政治开明,于是经济发达,更是被各国尊为天可汗。唐...

评分

读完全书有几处印象特别深刻: 其一唐室以胡汉混血,自是对天下各族一视同仁,加上隋唐两代的发展国力强盛,于是引得万邦来朝,长安更是汇集了世界各种人种及宗教,唐皇“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使胡汉及外国人地位平等,政治开明,于是经济发达,更是被各国尊为天可汗。唐...

评分

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历经了多次政权制度的变革,朝代的更迭,成为现代世界重要地位的国家。《中华史纲》呈现着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从中华民族形成到辛亥革命,将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层层剥茧,探究中国的华丽蜕变。 作者李定一,台湾当代知名历史学家,师从与...  

用户评价

评分

为了把整个历史体系梳理化一下而读

评分

2013-03-30 標“想讀”。圖書館借,大致速看一過。

评分

又一本合适做教材的书。

评分

除了教材后第一本史纲,读的异常艰苦,每一页都有十个以上不认识的字,但佩服作者的总结能力,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作者把重点人物和事件自己引文都概括出来,文明社会让流血革命几尽消失,人类的发展空间不可想象,珍惜眼前得来不易的一切吧。可以慢慢看每个朝代,每个事件了。

评分

1、语言通俗,融感情于其中。2,颇多个人论断,观点鲜明,对秦始皇、罢黜百家、王莽、关羽、隋炀帝等等人或事的主流看法有不同倾向。3、多次强调历史上的平民反抗非“农民起义”。4、古代史部分与近代史部分风格不统一,作者是将两部分书稿合二为一了。5,有些问题的原因及根源分析,总有简单化及想当然的倾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