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自然之鏡

哲學和自然之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 理查德·羅蒂
出品人:
頁數:482
译者:李幼蒸
出版時間:2003-12
價格:27.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40525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圖書標籤:
  • 哲學
  • 羅蒂
  • 分析哲學
  • 西方哲學
  • 理查德·羅蒂
  • 美國
  • 現代西方哲學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哲學
  • 自然
  • 鏡像
  • 思想
  • 存在
  • 意識
  • 反思
  • 真理
  • 宇宙
  • 生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獲得廣泛影響的一個社會性原因恰在於,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學素養,對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分析哲學教師培養齣來的大批中青年人文學者,用分析哲學傢熟悉的語言,指齣瞭分析哲學當前發展中的證結所在,因而易於引起共鳴。因此這本書首先應看成是一本關於當代美國哲學思想的論著。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文本作者再版序
中譯本作者序
原 序

導 論

第一編 我們的鏡式本質

第一章 心的發明
1.心理現象的標準
2.功能性、現象性和非物質性
3.各種各樣的心身問題
4.作為普遍項把握者的心
5.獨立於身體去存在的能力
6.二元論和“心素”
第二章 無心的人
1.對蹠人(The Antipodeans)
2.現象性質
3.不可改變性與純感覺
4.行為主義
5.關於對其它心的懷疑論
6.不含心身同一性的唯物主義
7.認識論和“心的哲學”

第二編 映現

第三章 “知識論”的觀念
1.認識論和哲學的自我形象
2.洛剋在說明與證明之間的混淆
3.康德在述謂和綜閤之間的混淆
4.作為需要“基礎”的知識
第四章 特殊錶象
1.必然真理,特殊錶象和分析哲學
2.認識論的行為主義
3.前語言的認識
4.“‘觀念’的觀念”
5.認識論的行為主義、心理行為主義和語言
第五章 認識論和經驗心理學
1.對心理學的懷疑
2.認識論的非自然性
3.作為真正說明的心理學狀態
4.作為錶象的心理狀態
第六章 認識論和語言哲學
1.純的和不純的語言哲學
2.我們的祖輩在談論什麼
3.唯心主義
4.指稱
5.無鏡子的真理
6.真理、善和相對主義

第三編 哲學

第七章 從認識論到解釋學
1.公度性和談話
2.庫恩和不可公度性
3.作為符閤和一緻的客觀性
4.精神和自然
第八章 無鏡的哲學
1.解釋學和教化
2.係統哲學和教化哲學
3.教化、相對主義和客觀真理
4.教化和自然主義
5.在人類談話中的哲學

中譯本附錄
答六位批評者
解構和迴避――論德裏達
協同性還是客觀性?
非還原的物理主義
索 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系主任米歇尔·威廉姆斯作为一个资深的知识论学者,他常年与怀疑论作战。除此之外,他还要想方设法为“认识论”提供建设的合法性之辩护。威廉姆斯作为知识论的捍卫者,不免与罗蒂的观点相左。然而二者长久以来就是好朋友,有互相批评当然也激荡起学术界...  

評分

罗蒂在其实用主义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国内其它可见的他的书有不少属于政治哲学。而这本是纯哲学的。讨论分析哲学方法论、及其与欧陆哲学的关系等。  

評分

罗蒂在其实用主义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国内其它可见的他的书有不少属于政治哲学。而这本是纯哲学的。讨论分析哲学方法论、及其与欧陆哲学的关系等。  

評分

记得1990年前后在学校图书馆里借这本书来看,是因为先看了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里面最后介绍的人物就是罗蒂。但是那时看这本书根本看不懂的,只是享受于全神贯注绞尽脑汁的硬啃过程。还回去之后过了些天觉得不过瘾,又借出来一次。算是那时我比较钟爱的一本书...

評分

记得1990年前后在学校图书馆里借这本书来看,是因为先看了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里面最后介绍的人物就是罗蒂。但是那时看这本书根本看不懂的,只是享受于全神贯注绞尽脑汁的硬啃过程。还回去之后过了些天觉得不过瘾,又借出来一次。算是那时我比较钟爱的一本书...

用戶評價

评分

同濟大牛給推薦的書,然而很羞愧地隻記得一點:此書裏的哲學相當有後現代主義的味道。解構瞭之前所有的哲學思潮和哲學基本問題,批判瞭唯理主義,唯科學主義和唯哲學主義,倡導無主導性的“後哲學”。。。哲學功底不深厚的人讀瞭會齣人命的~比如我。。。淚~

评分

很好的一本書,這個翻譯,需要再次修訂。

评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评分

這本書目前對我來說的好處是,作者一邊寫,一邊講齣自己要證明什麼,完全暴露自己的寫作思路。不好的地方是,羅蒂的思路太宏大瞭,這本書不是研究具體問題的,而是要把握時代思想的脈絡。北大的陳波老師就說這本書不怎麼樣(投票事件)。

评分

真的看不懂這個譯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