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品人:
页数:409
译者:邓晓芒 译
出版时间:2002-12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10036335
丛书系列:康德三大批判
图书标签:
  • 哲学 
  • 康德 
  • 判断力批判 
  • 西方哲学 
  • 德国 
  • 美学 
  • 经典 
  • 邓晓芒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系统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前者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判断力批判》被公认为西方现代艺术哲学的奠基之作,对其解读通常有两种倾向:一是立足批判体系,通过对“三大批判”整体结构关联的分析阐释康德哲学的完整性,并在广度上发扬康德哲学在政治哲学、诠释学和社会哲学等领域的贡献,比较著名的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评分

通过对《判断力批判》导言的梳理,试图理解康德用判断力沟通理性和知性的努力:理性要求杂多的自然规律的某种统一,康德通过类比的方法说明完成这一任务的应当是与愉快不愉快的心灵能力对应、属于广义的认识能力的判断力,它没有自己的领地,却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先验原则...  

评分

评分

评分

提笔时还是有些胆怯,只因他的光辉太过耀眼,目前的我也只能远远地看这光辉照耀下的斑驳的影子。 只是浅谈些自己的体会吧。 美学史上一直把鲍勃嘉通视为美学之父。只因他提出了“感性学”这个扭转乾坤的研究重点,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这本身是个冒天下之大...  

用户评价

评分

若爱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代表什么? 此句话最深层的意义在于:对真正的美,是停不下追逐的脚步的!除非美是伪美,不具备美的本质。

评分

过去一直有种误解,认为康德是知识论领域中的,现在自然科学的立场上,二元的看待审美诸问题。其实,他早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就不再把对象之存有当作纯粹孤单的存有,类比的关联性阐述已经有生存论的因素了。《判断力批判》里更是把鉴赏判断和知识做了明确的区分,只不过相对于艺术来说,他把德行的地位看得更高。

评分

11年修张老师的课后,生吞活剥地读了一遍,但说实话,没有读懂,迄今书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问号。还是觉得李秋零先生的译本更好。

评分

康德的作品怎么会是这本书评分最高=。=!理解不能啊....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最能体现康德局限性的作品,关于这本书最最出名的书评其实并不是来自哲学内部的专业人士,而是毛姆.....毛姆优雅又无奈地吐槽了这部作品。毛姆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康德缺少对美的审美能力,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最终目的也理解偏颇。说白了,康德和最早的柏拉图以及一系列哲学家都是贬低欢愉的,貌似只有苦逼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至善╮(╯▽╰)╭ 毛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创作其实就是图个乐,只不过这种乐更持久更甚广,能不能做的美就另说了。艺术也要为道德服务,康德您老人家够累的了.....边沁的理论始终让艺术爱好者和哲学家们害怕,迫使他们极力建构系统来维护艺术的至高地位,而真正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比如毛姆)则向来不受影响.....

评分

看不懂呀看不懂=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