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品人:
页数:409
译者:邓晓芒 译
出版时间:2002-12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10036335
丛书系列:康德三大批判
图书标签:
  • 哲学 
  • 康德 
  • 判断力批判 
  • 西方哲学 
  • 德国 
  • 美学 
  • 经典 
  • 邓晓芒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系统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前者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康德称纯粹的审美判断是不受欲念或厉害计较的强迫,是完全自发的,绝对自由的。兴致勃勃,激动万分,心想哲学真是最崇高的学问,看得如此通透,“美”不就应该是个人绝对自由的快乐的情感体验吗?接着康德又说审美判断虽是个别对象形式在个别主体心里所引起的一种私人情感但却...  

评分

通过对《判断力批判》导言的梳理,试图理解康德用判断力沟通理性和知性的努力:理性要求杂多的自然规律的某种统一,康德通过类比的方法说明完成这一任务的应当是与愉快不愉快的心灵能力对应、属于广义的认识能力的判断力,它没有自己的领地,却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先验原则...  

评分

对康德“美的分析论——四个契机”的分析和述评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第一次系统地讨论“美”。那么,究竟“美”对康德哲学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必须得从“美的分析论”中得到一个直接的回答。本文试图梳理“美的分析论——四个契机”,为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提...  

评分

Aesthetic这个名称是鲍姆嘉通于1750年提出来的,“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当时Aesthetic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为“美学”,意思是“感知学”或者“感性学”。当鲍姆嘉通破天荒的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上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就被建立起来了。直到后来...  

评分

第五节:愉快的东西使人满足,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善的东西受人尊敬(赞许),即被人加上一种客观价值。无理性的动物也可以感到愉快;美却只是对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理性的东西,不单纯作为理性的东西(例如精灵),也作为动物性的东西;善则一般只对具...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是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康德有着严重的自我表达障碍,陷溺于一种“私人语言”。“审美判断力批判”马虎可以一读,“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完全是垃圾。

评分

导言最重要也最难理解,还要多次回顾。哲学原典的学习必定是要花费苦功夫潜入和涵泳的。不仅应该清楚问题的谱系和背景,解决的方法和框架,也应该将其纳入整个哲学体系来融通。

评分

第一批判讲“我能知道什么”,第二批判讲“我能做什么”,第三批判讲“我能期待什么”。三者构成了“人作为人的条件”,即“人是什么”。自由人成为了整个哲学系统的“拱顶石”。 (还好在美学前看完了康德)

评分

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 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 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 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可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 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

评分

若爱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代表什么? 此句话最深层的意义在于:对真正的美,是停不下追逐的脚步的!除非美是伪美,不具备美的本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