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第三批判”即《判断力批判》出版于1790年。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系统的导言外,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前者又分为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其最后一小节题为“附录:鉴赏的方法论”),后者则分为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和“辩证论”及一个计有13节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加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在《判断力批判》在中,康德一开始没有直接通过定义“美是什么”来形成对美的分析,而是通过对“鉴赏力”来讨论的。由此想要对“美”做出分析,来完成“判断力批判”的首要部分,关键就是讨论鉴赏判断的特征及作用。康德指出“从量上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
评分Aesthetic这个名称是鲍姆嘉通于1750年提出来的,“Aesthetic”一词来自希腊文,当时Aesthetic这个词还没有被定义为“美学”,意思是“感知学”或者“感性学”。当鲍姆嘉通破天荒的把美的研究从理性学的角度转移到感性学上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就被建立起来了。直到后来...
评分《判断力批判》被公认为西方现代艺术哲学的奠基之作,对其解读通常有两种倾向:一是立足批判体系,通过对“三大批判”整体结构关联的分析阐释康德哲学的完整性,并在广度上发扬康德哲学在政治哲学、诠释学和社会哲学等领域的贡献,比较著名的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评分Ⅰ.自序 ——————————————分割线—————————————— 2017年的夏天,我订下了精读三大批判的阅读计划,并开始仔细研读《纯粹理性批判》一书。2020年3月的今天,当我将这三大批判的最后一则书评——白话论康德《判断力批判》写完,计划终于圆满完成,这段...
评分第五节:愉快的东西使人满足,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善的东西受人尊敬(赞许),即被人加上一种客观价值。无理性的动物也可以感到愉快;美却只是对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理性的东西,不单纯作为理性的东西(例如精灵),也作为动物性的东西;善则一般只对具...
11年修张老师的课后,生吞活剥地读了一遍,但说实话,没有读懂,迄今书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问号。还是觉得李秋零先生的译本更好。
评分康德的作品怎么会是这本书评分最高=。=!理解不能啊....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最能体现康德局限性的作品,关于这本书最最出名的书评其实并不是来自哲学内部的专业人士,而是毛姆.....毛姆优雅又无奈地吐槽了这部作品。毛姆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康德缺少对美的审美能力,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最终目的也理解偏颇。说白了,康德和最早的柏拉图以及一系列哲学家都是贬低欢愉的,貌似只有苦逼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至善╮(╯▽╰)╭ 毛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创作其实就是图个乐,只不过这种乐更持久更甚广,能不能做的美就另说了。艺术也要为道德服务,康德您老人家够累的了.....边沁的理论始终让艺术爱好者和哲学家们害怕,迫使他们极力建构系统来维护艺术的至高地位,而真正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比如毛姆)则向来不受影响.....
评分导言最重要也最难理解,还要多次回顾。哲学原典的学习必定是要花费苦功夫潜入和涵泳的。不仅应该清楚问题的谱系和背景,解决的方法和框架,也应该将其纳入整个哲学体系来融通。
评分辉格史观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表示……
评分不是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康德有着严重的自我表达障碍,陷溺于一种“私人语言”。“审美判断力批判”马虎可以一读,“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完全是垃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