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迷人的著作,它熔哲学、历史、传记以及侦探于一炉。两位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大量访谈,重返历史现场,破解重重谜团,将故事的真相娓娓道来。其笔力所及,从维也纳中心地区犹太人聚集地,到重压之下的记忆,到有关剑桥及其古怪的哲学教师们(其中包括作为仲裁的伯特兰·罗素),都描绘得极其生动。当然在整个故事的中心,矗立着的是两位哲学家本人——维特根斯坦和波普,这两位20世纪的哲学巨匠,同样地骄傲、暴躁,同样地富于传奇色彩,而且,同样地渴望全力一搏……
其实纯粹是冲着副标题上赫然写着的“两个大哲学家十分钟争吵的故事”去看的,而书中轻描淡写的过了。 作者更倾向于按历史角度写一部客观公正的八卦,正因为如此,此书变成了一部记录了一整个时代的史书和启蒙型书籍:近代科学史,维也纳小组,剑桥,反犹,世界大战,文明中心...
评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也在同时意识到自己很久很久没有精心去看一本书,甚至精心做一些事了。最想的就是能安安宁宁的有些简单的快了,做些简单的事,看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了。 维特根斯坦,呵呵,看到就兴奋了。历史,哲学,传记...看着就来劲了,不管如...
评分1946年10月25日,在剑桥道德科学俱乐部,两位哲学大佬,维特根斯坦与波普尔,发生了一场十分钟的争吵。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对此有半页的描述,而本书对这场冲突进行了深度挖掘和解读,以大事件叙述风格,展现了这场冲突的丰富场景。两位哲学家主角以及作为第三员大佬的罗素...
评分其实纯粹是冲着副标题上赫然写着的“两个大哲学家十分钟争吵的故事”去看的,而书中轻描淡写的过了。 作者更倾向于按历史角度写一部客观公正的八卦,正因为如此,此书变成了一部记录了一整个时代的史书和启蒙型书籍:近代科学史,维也纳小组,剑桥,反犹,世界大战,文明中心...
评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也在同时意识到自己很久很久没有精心去看一本书,甚至精心做一些事了。最想的就是能安安宁宁的有些简单的快了,做些简单的事,看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了。 维特根斯坦,呵呵,看到就兴奋了。历史,哲学,传记...看着就来劲了,不管如...
“小路奇”从某种层面强调了语言的工具性,和哲学的联系,有点象量子力学里那种微观离散的状态。滑稽的是,这位主张“语言为谜”的语言哲学大师,恐怕是被后人用各种语言形式演臆最多的哲学家。
评分彻夜未眠,通读此书,甚喜。
评分通过对在剑桥国王学院A3室的哲学系道德俱乐部的一次讲演上维特根斯坦与卡尔波普的拨火棍对峙来带你走进哲学的天地。是本不错的启蒙书。
评分感觉翻译的一般。若要真的了解维特根斯坦和波普的思想,还是去读他们的文集吧。一定要找那种翻译有质量的来读。
评分: B561.59/412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