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男孩的成长史
一位作家父亲的反思录
一部忧患父母的参考书
90后男孩徐修远自从接触电脑后,迅速从初中时的优秀生滑落为高一时不愿死读书的“另类学生”,学习、生活、意识一片混乱,既无力自救也拒绝他救,使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陷入绝望之渊。作家父亲为寻一条救助之路,与孩子母亲一起,用一种十分黑暗的方式将儿子送到社会上俗称的“魔鬼训练营”。
16岁的儿子从此开始了严格的、准军事化的教育训练,并随后参加了一千公里的“长征”。
受训时间未结束,家长提前接回儿子。重入高中学习氛围的儿子又表现出极不适应,一切很快回到原来的状态,家长一筹莫展,孩子和家庭陷入又一轮的“水深火热”之中……
徐世立 湖北武汉人,武汉三中六九届知青。1984年后在《武汉晚报》当记者12年。1996年调《芳草》杂志社任文学编辑。2000年调武汉市文联文学院任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儿科医生》《如歌的婚难》;中篇小说《美声》《梦里沉湖》《圣诞快乐》《特型演员》《美人痣》等。其中《儿科医生》曾获湖北省第四届“屈原文艺奖”;同名长篇电视连续剧曾获第21届“飞天奖”。
花了一个学期,我艰难地看完了这本所谓的纪实文学,之后的大部分,我都是一扫而过,因为实在没什么可读之处。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自负,所谓的“教育”,本质只是害怕自己孩子不能成为人上人,反而弄巧成拙,把一个本来还算优秀的孩子,硬生生弄...
评分“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思的这句话,曾被包括马丁...
评分书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增多,有的书令人增长智慧,有的人令人轻松愉快,而有的书则令人感到沉重。这本《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无疑就是一本令人感到沉重的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教子经历,这个经历中充满了苦痛和泪水以及反思。在这个家庭中,60后...
评分书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增多,有的书令人增长智慧,有的人令人轻松愉快,而有的书则令人感到沉重。这本《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无疑就是一本令人感到沉重的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教子经历,这个经历中充满了苦痛和泪水以及反思。在这个家庭中,60后...
评分“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思的这句话,曾被包括马丁...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父母在表达爱的方式上,做了太多无谓的消耗。这个故事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但是仍不能算是成功的案例,只能说是幸运地走到了最后的“结局”,如果中间作者的孩子和那些关在精神病中心的孩子一样疯了,一点也不奇怪。
评分很一般吧,虽然作者不想他儿子说他妈,但我还是要说,这确实是因为他们俩教育的失败导致的,他妈妈对他实在是溺爱特别是训练回来之后。幸好他儿子徐修远脑子好使不怎么念书还是可以考到中戏。
评分自己家庭“问题”孩子的教育和斗争实录,很真实,与我生活中发生的事儿如此相似。但是中间大量的信件来往有点拖沓。更多是一种交流吧,没有提出什么解决的办法。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很多孩子心理及教育的论述,让我肯定,无论什么原因,孩子1-3岁母亲一定要亲自抚养,这是最需要倾注心血的时期,奠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评分不怪可怜的孩子,父母的爱太畸形,算了下作者是37岁有的儿子,老来得子,太过溺爱而不自知,通篇没注意到是自己的和儿子的交流方法方式用语很别扭,可怕的爱。
评分挺不错的一本家庭教育的书,就是太唠叨,文人是这样的,所以四星减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