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埃米尔・涂尔干
出品人:
页数:388
译者:渠东
出版时间:2000-4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4054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涂尔干
  • 社会学经典理论
  • 社会分工论
  • 社会理论
  • 社会分工
  • 经典
  • 社会
  • 社会分工
  • 社会学
  • 分工理论
  • 社会结构
  • 功能主义
  • 社会制度
  • 职业分工
  • 社会运行
  • 社会秩序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但他却要从其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来。这《社会分工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既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社会分工论》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作者简介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卷 劳动分工的功能
第一章 确定功能的方法
第二章 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
第三章 分工形成的团结,或有机团结
第四章 上述理论的另一证据
第五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
第六章 有机团结的递增优势及其结果(续)
第七章 有机团结和契约团结
第二卷 原因和条件
第一章 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
第二章 原因
第三章 次要因素--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
第四章 次要因素(续)--遗传性
第五章 上文的结论
第三卷 反常形式
第一章 失范的分工
第二章 强制的分工
第三章 另一种反常形式
结论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涂尔干基本著作
附录四 涂尔干生平著作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一篇论文,然而,这本书却成了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毋庸置疑的奠定了他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对后世学者带来的启发和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并称为古典社会学三大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  

评分

社会进步发展到如今,出现了许多新的失范问题,比如说网络失范。最近比较受到关注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典型的网络失范的体现。 人肉搜索这个东西原来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中性的。在许多网络经典人肉案例中,我们发现它的好处,比如在“周老虎”和“虐猫事件”之中。但同时...  

评分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为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而提交的一篇论文,然而,这本书却成了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毋庸置疑的奠定了他在社会学界的地位,对后世学者带来的启发和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与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并称为古典社会学三大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  

评分

评分

Foundations of modern social theory的final,纪念某个清晨,一个睡眼朦胧的女孩被涂尔干的思想醍醐灌顶而清醒无比的感觉。 —————— As two of the three greatest sociolog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Durkheim and Marx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division of ...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问题没弄清

评分

爱shi了啊!!(抽风状

评分

大气磅礴的博士论文,却有着课堂讲稿一般的絮叨夹缠。但是,经典就是哈欠连天也不得不读的啊……这还不是初版的封面,初版颇有错漏,此后不断再版换包装,或许都改过来了。

评分

研究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成了社会学家。

评分

真的是,好难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